据乘联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月,中国广义乘用车的零售销量为211.2万辆,同比减少4.5%。
2022年1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量突破226,016辆,同比增长12.6%,其中乘用车的销量为158,625辆,同比增长3.4%,取得了非常强势的开局。
具体车型销量方面,蓝鲸双雄CS55系列和CS75系列均突破了3万辆,其中CS55系列的销量为30,316辆(第二代突破2万辆);CS75系列的销量为33,590辆。另外,逸动系列和UNI序列在上月也分别交出了21,883辆和12,047辆的成绩。
长安欧尚及长安凯程品牌方面,前者在2022年1月的销量成绩为32,514辆,同比增长6.9%,其中欧尚X5的销量为16,400辆,实现连续十四个月月均销量破万,欧尚X7 PLUS的销量为10,159辆;后者则销售了36,217辆新车。
纯电动车销量大涨 睿蓝汽车已就位
与2021年1月相比,吉利汽车在2022年1月的销量略有下降。据统计数据显示,上月吉利汽车共销售新车146,380辆,同比降低6.4%,不过依旧排在自主车企中的第二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虎年首月,吉利汽车共销售新能源车17,928辆,其中纯电车销量大涨约641%,再创历史新高。
各品牌新车销量方面,吉利品牌2022年1月的销量为112,604辆,其中中国星·高端系列的销量为25,077辆(星越L销量112022suv汽车销量排前三名的分别是什么车型销量是多少,492辆、星瑞销量12,109辆),为吉利产品向高端价位、高端价值和高端形象带来了突破性进展。
领克品牌2022年1月的销量成绩为18,334辆;几何品牌1月的销量成绩为10,229辆;极氪品牌则在上月交付了3,530辆新车,累计交付新车数量已突破1万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汽车全新换电品牌——睿蓝汽车也在上月销售了1,683辆新车,成为了吉利汽车新的销量增长点。海外市场方面,2022年1月,吉利汽车共计出口新车13,890辆,同比增长38.5%,远销菲律宾、智利等国。
欧拉品牌表现亮眼 海外市场同比增16.2%
与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相比,长城汽车2022年1月的销量成绩并不太理想,不过这主要是由于河北新冠疫情反复所致。据统计数据显示,虎年首月,长城汽车共计销售新车111,778辆,同比降低19.6%,不过在海外市场,长城汽车却实现了销量同比上涨16.2%至12,750辆。
五大品牌销量方面,2022年1月,哈弗品牌共计销售新车70,228辆,其中哈弗H6月销35,570辆;哈弗大狗月销7,826辆;哈弗神兽月销售10,085辆,上市不足两个月,累计销量已超1.6万辆。
欧拉品牌1月销售13,229辆,同比增长28.9%,其中好猫1月销售9,020辆,同比增长333.4%。2022年,芭蕾猫、朋克猫、闪电猫等新产品将逐步迎来上市。WEY品牌1月销售新车5,098辆;坦克品牌1月交付量达10,363辆,同比增长72.2%;长城皮卡1月销售12,860辆,其中长城炮销售10,059辆,累计19个月销量过万。
新能源销量爆发 比亚迪同比增126.1%
虎年首月,比亚迪是爆发最为耀眼的一家车企。根据销量数据来看,2022年1月,比亚迪共计销售新车95,180辆,同比增长126.1%。其中,新能源车型的销量为92,926辆(DM车型46,540辆;EV车型46,386辆),同比大涨367.6%,再次彰显出了霸主实力。
具体车型销量方面,2022年1月,比亚迪汉共计销售了12,780辆,汉EV同比增长8.1%;唐家族1月销量达9,060辆,全新一代唐DM同比增长481.3%;宋家族1月销量为22,449辆,宋EV同比暴增3093.3%;秦家族1月销量达26,542辆,秦PLUS DM-i环比增长6.7%。
此外,比亚迪e平台3.0首款车型——海豚凭借高颜值、大空间和低能耗的特点,再次刷新了销量记录,2022年1月共计销售新车10,602辆。元家族1月销量达8,596辆,同比大增1643.6%;e系列1月销售新车4,364辆,e2同比增长235.1%。
四大车系销量破万 交付量再创同期历史新高
继2021年完美收官后,2022年,上汽乘用车也取得了“开年红”。据上汽集团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月,上汽乘用车(荣威、名爵)批发销量达6.8万辆,同比增长18%,终端交付量更是超过8.8万辆,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荣威品牌方面,2022年1月,上汽荣威共计销售新车42,140辆,环比增长20%,其中燃油车销量为32,248辆,环比增长9%;新能源车销量为9,892辆,环比增长80%,同比增长85%。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荣威RX5、荣威i5两款车型均实现销量破万。
MG名爵品牌方面,2022年1月,上汽MG名爵共计销售新车51,277辆,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16.9%,实现同环比双位数双增长。其中,MG5销售1.6万辆,创造上市以来单月销量新高;MG ZS的销量同样突破万辆。
出口、新能源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2022年1月,奇瑞汽车同样实现了“开年红”,当月销量达67,486辆,同比增长34.3%。扩大到奇瑞控股集团看,1月奇瑞控股集团实现终端销量107,710辆,同比增长20%,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其中,海外出口26,900辆,同比增长60.9%;新能源车销量20,635辆,同比劲增179.6%。
具体到新车销量方面,2022年1月,瑞虎8系列共计销售了16,686辆(含出口),同比增长12.3%;奇瑞QQ冰淇淋实现销量9,984辆,环比增长19%,累计订单超7万辆。另外,奇瑞“全球车”OMODA 5也已于此前下线,它将在今年上半年上市。
单月销量突破4万大关 红旗继续高歌猛进
2021年,红旗品牌创造了全年累计销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0%的优异成绩,而这样的成绩在2022年还在延续。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红旗品牌共计销售新车超4万辆,达到了42,100辆,同比增长30%,继续扛起自主品牌豪华车销量大旗。
2022年,红旗品牌制定了45万-50万辆的销量目标,相当于平均每月要卖出3.75万-4.17万辆车,不过按照1月4.21万辆的销量来计算的话,完成目标似乎也并非没有可能。
虎力全开 广汽传祺1月销量同比/环比均增长
2022年首月,广汽传祺同样“虎力全开”,实现产量32,212辆,同比增长2.8%;销量达36,564辆,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13.7%。不仅如此,广汽传祺的1月终端销量更是接近4万辆,达到了39,963辆,同比增长18.5%。
具体车型销量方面,传祺M6的1月销量达6,311辆,同比增长63.3%;第二代GS8的1月销量达4,858辆,同比增长161.5%;GS4家族的1月销量达13,523辆,环比增长53.6%,不过性能轿跑影豹的销量暂未公布。
销量翻番 奕炫家族稳坐家轿市场“万台俱乐部”
近两年来默默无闻的东风风神,也在虎年首月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据数据显示,2022年1月,东风风神共计销售新车19,109辆,同比大增97%,创造了单月销量纪录。其中,奕炫家族的1月销量为10,924辆,同比大增127%;全新AX7马赫版的1月销量为5,068辆,而新能源车型风神E70在产能受限的情况下,还售出了超过3,000辆。
2021年,沉寂已久的东风风神强势回归,并推出了奕炫GS黑武士版、奕炫MAX、AX7 PRO巨浪版和全新AX7马赫版等多款新车型,全年累计销量突破12万辆。而在今年,东风风神将推出首款混动SUV皓极,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同比劲增近45% 上汽大通MAXUS畅销海内外市场
继2021年以同比增长30%的出色战绩圆满收官后,上汽大通MAXUS也在上月喜提“开门红”。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月,上汽大通MAXUS共计销售新车18,037辆、同比增长近45%。其中,轻客、皮卡及MPV等车型均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
具体来说,1月,上汽大通MAXUS宽体轻客共计售出5,273辆,同比增长13%;皮卡共计售出6,595辆,同比劲增121%;由G20 PLUS、G50 PLUS和G10组成的MPV家族共计售出4,003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通MAXUS不光在国内市场热销,还在智利、澳洲等市场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
虎年首月销量增48.3% 全新MPV及纯电车已就位
与东风风神一样,东风风行在近两年来的“出镜率”也不算高,不过它同样在2022年1月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据统计数据显示,虎年首月,东风风行共计售出新车17,018辆,同比增长48.3%。其中,风行T5 EVO依旧是品牌最大的销量支柱,月销量保持在4,000辆以上。
根据规划,2022年,东风风行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推出全新MPV游艇、风行T5 EVO纯电动版等,其中游艇有望于3月份预售,并最快于4月份正式上市。
技术与产品实力加持 广汽埃安2022年强势开局
广汽埃安继2021年全年售出123,660辆,同比大增119%,超额完成1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后。在2021年1月份售出了16,031辆新车,与2021年1月的7,356辆相比大增118%,取得了连续9个月月销量过万的傲人成绩。
目前,广汽埃安拥有AION S(AION S Plus)、AION Y、AION V(AION V Plus)和AION LX(AION LX Plus)四款车型在售,产品覆盖紧凑型家轿、紧凑型SUV、中型SUV等,价格覆盖10万-45万元区间。而在新技术方面,广汽埃安则推出了弹匣电池系统、超视距召唤泊车、NDA智能领航辅助系统和星灵电子电气架构等,实现了产品与技术的全面领先。
2022年2022suv汽车销量排前三名的分别是什么车型销量是多少,广汽埃安还将推动纯电专属平台GEP向第三代进化,并建成自主电芯生产线,弹匣电池、超倍速电池、海绵硅负极片电池等自主研发的电芯技术将实现自主批量生产,技术标签不断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