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汽车  汽车销量排行榜  suv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  宝马x5优惠  保时捷卡宴  保时捷718  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保时捷918 

事实:兼职诱惑、虚构信息办贷款,瞄准大学生的“培训贷”骗局

   日期:2022-08-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汽车网  联系电话:浏览:185    
核心提示:尽管官方一再明确规范校园网络消费贷款,强调不得向大学生发放贷款以及诱导大学生借贷,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针对学生群体的“培训贷”换“马甲”卷土重来。比如对方没钱,那就借款,培训机构也有贷款的战略合作方,这种‘一站式服务’,让客户很难从‘入口’里出去。

“申请‘勤工俭学’只需交500元首付,剩余学费可分12期,以后可以通过兼职支付。”...广西某艺术院校三年级学生王辉(化名)原本以为是为了分期支付培训班的学费,没想到却落入了“培训贷款”。

尽管政府多次明确规范校园网络消费贷款,强调不得向大学生发放贷款、诱导大学生借贷,但记者发现,一些针对学生群体的“培训贷款”卷土重来。

日前,全国学生助学金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一号警示,提醒大学生警惕“培训贷”骗局。警示中提到,一些培训机构以提供兼职为由诱导学生接受课程培训,并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填写虚假信息申请“培训贷款”。

新京报记者发现,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为了诱使大学生缴纳数千甚至上万的培训费,以“教育分期”为名大数据培训是骗局,暗中改变概念,诱导大学生使用“教育分期”。具有预付费功能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借钱培训”平台。”。一些学生不仅没有学习到有价值的课程和专业技能,而且在借贷和支付费用后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分期付款+兼职”的诱惑

“销售老师给我发了一个二维码,让我扫码快速缴费,我扫完之后,突然意识到,根本不是分期交学费的。” 虽然经过一连串的投诉,我终于得到了退款,但我记得我当时是在培训机构付款的。对于这次买课的经历,王辉还是掩饰不住的愤怒。

王辉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平时通过免费的在线视频课程学习软件设计。今年1月,他在一个免费学习群认识了火湖教育的业务员,自称张老师。张老师告诉他,在火虎教育支付一个月的学习费用,就可以满足兼职的要求,然后就可以“边学习边接单挣零花钱”,总共培训费5900元。

4月26日,记者以学生身份加入了火虎教育的海选群,群内的销售人员还发布了多个兼职网站,称“你可以做兼职,赚点外快”好好学习。” 在王辉提供的聊天截图中,老师还给他发了多张据称是学生兼职收入的截图。1820元、6900元、4200元的收藏记录,让王辉颇为感动。

销售老师给记者发了多张谈话截图,据称是学员的兼职收入,从1800元到3200元不等。图/对话截图

在得知王辉面临学费压力后,张先生表示可以为王辉“申请勤工助学名额”,并表示如果申请“勤工俭学”,只需要首付500元,剩下的学费可以分12期,以后可以批。兼职工资。

“我们的学费是12个月分期付款的,平均一个月400多一点。毕竟一张海报120块钱,如果你每个月抽出两三个小时,做三张海报就够我们一个人的学费了。”月。” 王载 在惠提供的聊天记录中,张先生表示,分期付款是一个机构的“勤工俭学”项目,可以帮助他申请。

由于对方提出的“分期+兼职”方案颇具诱惑力,王辉毫不怀疑,应对方要求提供了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老师转了500元作为“首付”。

对方称学生的分期付款是“勤工俭学”,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借入各金融平台的金额,称是贷记。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没想到,在交了第一笔钱之后,就掉进了对方的“陷阱”。王辉说,随后,张先生以“金融信用需要审核”为由,要求查看王辉在国内几大网购平台和贷款功能中的贷款额度,得知王辉可以开通某网购平台的借贷功能。,并且有5000元的透支额度,并要求汪晖开通贷款功能。对此,张先生表示,“后期需要兼职打工”。

“我以为他们看信用为我申请分期付款,所以我没有怀疑。” 王辉回忆,在对方的指导下,打开贷款功能后,张老师立即给他发了一个“二维码”,让他抓紧时间。Sweep称,“学校使用这个平台进行分期付款”。付款后,他发现自己一次透支了5000元,收款人是郑州润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为什么我申请了火虎教育提供的培训课程,收款人却变成了另一家公司?对此,火虎教育的销售人员表示,郑州润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火虎教育的分公司,很多学生通过郑州润益交学费。在记者与销售人员作为学生的对话中,多次要求对方提供教育培训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

在记者进一步追问下,对方只提供了所谓的企业荣誉证书,却从未提供相关教育培训资格证书。记者第三次询问。.

记者查询天眼查发现,北京火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教育咨询(不含中介服务)、文化咨询等,郑州润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咨询、网络技术开发等,也就是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都包括教育和培训。此外,北京火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因无法联系到注册住所或经营场所,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单。

对此,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法律专家表示,按照规定,为社会开展培训活动,或取得教育、人力资源、文旅、体育、科学等主管部门的办学许可。企业经营范围内有明确的“教育培训”经营项目,否则违法办学、非法经营。此外,“咨询、策划”和“培训”属于不同的业务项目,属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行业类别中的不同行业,不能代替培训项目的审批。“也就是说,未经许可,本公司开展的职业技术培训活动属于非法经营。消费者可自行收回费用,市场监管部门可处以违法所得1至5倍的罚款。

诱导学生编造身份规避监管

王辉的遭遇并非孤例,“引贷(借)”也不是教育培训机构的“套路”。

新京报记者以“火湖教育分期”为关键词搜索“黑猫投诉”平台,发现相关投诉30余起,其中不少是“以兼职为由诱导贷款”。

在黑猫投诉、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大量培训机构被指控诱导大学生接受培训贷款。以“培训贷款”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投诉数以万计。被投诉的教育机构多为软件设计、软件培训等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大学生为何屡屡落入“培训贷款”陷阱?

在王辉提供的与火狐教育销售的聊天记录中,记者看到,对方的话颇为“套路”。例如,支付学费被称为“连接金融平台”。就说“限时只有一分钟,你注意手速”。

王辉用金融平台的借贷功能刷了5000元,问对方:“姐,我借钱了吗?” . 在催款时,他还用了“财务要下班了,不发课就延期上课”等颇具压迫性的推销词。

对方使用了“打架”、“财务下班”的销售胁迫手段。学生们表示当时没有时间提问。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同时,部分培训机构还“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填写虚假信息申请‘培训贷款’”,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22年1号预警也提醒大学生缴费注意这一点。

记者在黑猫等网络投诉平台发现大数据培训是骗局,涉及“培训贷款”的相关投诉中,此类案件较多。

以某网友在黑猫平台上投诉云易汇教育为例,提交的材料显示,该机构工作人员暗中用“教育分期”的说法改变概念,谎称教育分期是国家支持的。 . 并让学生在网贷平台填写虚假身份信息。

在网友提供的对话截图中,云易汇教育的一位销售人员要求学生在贷款中填写职业一栏,理由是“为了不影响学生在大学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完全独立于学生身份的“商业服务业人员”,收入填写“5000-10000”,以避免对大学生贷款的政策监管。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一家名为“云易汇”的培训机构在游说学生购买课程时,反复使用“你只能申请腾讯课堂学分分期”、“我帮你拿腾讯课堂学生券”等字眼。 ,“上学”。腾讯课堂为你申请“绿色教育通道”等,诱使学生在第三方借贷平台上交学费。

出售诱导学生贷款时的虚构身份。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对此,新京报向腾讯课堂求证,对方回应称,“腾讯课堂”已明确要求机构不得在经营活动中诱导消费贷款,不得违规使用腾讯品牌。学生被退还,机构被处理。

维权群体年龄逐渐降低,维权难是普遍困境

为了退还费用,维护自己的权益,王辉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四处抱怨近一个月后,王辉终于拿到了退款。“后来,我在‘知乎’上分享了这段经历,有同样经历的同学过来请我帮忙维权。” 王辉说。

现实中,大量学生陷入维权困境。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冯跃平是“黑猫”投诉律师团伙的专家律师。今年以来,冯跃平在3、4个月的时间里,处理了近千起涉及学生“培训贷款”的纠纷。维权难是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

“老师交了学费不跟进”、“课程质量差”、“没有按承诺提供兼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学生发现此类问题时在购买的课程中,想要退费的时候,经常会被培训机构打来电话。由于各种原因延迟,没有学习有用的技能,不得不还清贷款。

北京朝阳法院奥运村法院法官毛文蝶结合审判经验总结了维权难的主要原因。

首先,“培训贷款”涉及双重法律关系,即消费者与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教育培训合同关系,以及消费者与金融平台之间的贷款合同关系。这两种法律关系相互独立。虽然消费者可以要求教育机构解除合同并退还未消费的费用,但消费者仍需按照合同约定向金融平台偿还。实践中,也有当事人因教育培训机构不履行合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而拒绝继续偿还贷款。

其次,毛文蝶表示,教育培训机构未尽到提醒义务。“在审判中,发现不少教育培训机构存在误导或诱导行为,强调使用‘培训贷款’支付可以减轻一次性支付的压力,或者强调‘分期付款’二字,弱化了借贷的风险。” 但在诉讼中,引证事实往往难以举证,而且由于培训贷款中的两种法律关系相互独立,消费者在无法获得培训时仍需支付贷款。同时,由于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内部管理混乱,部分小型机构与不合格的小额贷款公司合作,

冯跃平发现,“培训贷款”的维权人士逐渐年轻化,不仅是大学生,就连高中生也被卷入其中。其次,串通的可能性也很高。被投诉的机构有的称不上完整的教育机构,有的甚至是“包包公司”,存在监管盲区。

冯跃平介绍,维权难是一种普遍的感觉,因为这种类型的最高消费在1万元左右。如果诉诸法律,维权成本太高。大部分学员在律师的帮助下,向培训机构发了律师函,或者向消协投诉,要求退款。“有些机构担心几千块钱会影响他们的生意,所以就直接退了。”

最难的是连合同都没有的维权者。冯跃平表示,在他接触的一些案例中,线下教育培训机构以“专注为大家解决助学贷款”为由邀请学生到校园签约。

“这个时候,第三方工作人员来了,学生们连思考的机会都没有,基于对教育机构的信任,签订了贷款合同,对方拿走了合同(教育以及培训合同和贷款合同)。耗时且没有证明材料。冯跃平介绍,投诉人口中的“第三方人员”其实是信贷员。在没有相关合同的情况下,学员想退费时无法从培训机构退钱,还被借出机构催促。还款。被借贷机构诉至法院要求还款后,为进行个人征信调查,

打击“培训贷款”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

据公开报道,自2016年起,监管部门开始整顿校园贷市场。

2017年6月,原银监会等三部门发布通知,明确要求暂停网络借贷平台开展校园信贷业务,禁止培训就业机构捆绑信贷产品,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大学校园。2017年9月6日,教育部财政司副司长赵建军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的文件,任何网络借贷机构均不得发行大学生贷款。

尽管有这样的规定,学生的“培训贷款”并没有消失。北京朝阳法院奥运村法院在2020年春季“培训贷”警示宣传中提到,近三年(截至2020年),全市法院共审理教育培训合同纠纷60余起,涉及“培训贷款”。

这只是诉诸法律的案例数据。2020年10月26日,中消协官网发布警告称,现实中仍存在“校园贷注销”、“常规贷”、“培训贷”等不良“校园贷”陷阱。损害学生合法权益的。学生注意。

2021年3月17日,为控制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乱象,银保监会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处关于开展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监督管理。

一方面,监管部门多发文件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贷款的监管,但另一方面,机构诱导大学生借贷的情况依然存在。

“培训贷款”为何屡禁不止?

冯跃平认为,巨大的利益和低廉的违法成本是重要原因之一。“培训机构认为,用户借钱购买产品是合理的,如果销售不使用这种语言,就无法形成销售产品的闭环。比如,如果对方没有钱,他们会借。培训机构也有贷款的战略合作伙伴,这种‘一站式服务’让客户很难走出‘入口’。”

其次,冯跃平认为,虽然从管理上看,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文件,但在执行中震慑作用不够强,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从而可以根据行政机关各自的职权,联合打击此类违法行为。例如,销售中是否存在虚假广告?无论企业存在非法集资、合同诈骗甚至诈骗,公安、金融监管、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都可以联合执法,以达到最大的效果。

同时,冯跃平表示,大学生的迫切就业期望和缺乏社会经验,往往被培训机构利用。

毛文蝶还建议,一方面,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此类教育培训机构在资金、合同、营销等方面的监管;

在2022年的1号警示中,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也提醒学生,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风险意识,增强辨别、识别骗局的能力。不要轻易在微信上添加自称“老师”的陌生人,不要轻易打着打工的幌子参加培训班,不要轻易在不熟悉的网页和平台上转账或申请贷款。如果有什么不确定的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及时与老师和家长沟通。

新京报记者刘洋

编辑缪晨霞校对刘宝庆

 
打赏
 
更多>相关资讯

最新发布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联系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