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汽车  汽车销量排行榜  suv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  宝马x5优惠  保时捷卡宴  保时捷718  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保时捷918 

瞄准技术的量产落地,川速微波的逻辑与节拍-超级汽车网

   日期:2022-04-20     作者:汽车网  联系电话:浏览:814    

曾经,微波雷达一直是航天军工等领域的专属。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东峰博士接触到了国外已开始实际装车应用的微波汽车雷达,便萌生出了一个想法:在民用领域推广这项高精尖微波雷达技术。川速微波便由此而来。

经过六年的开发,目前川速微波已推出24GHz、77GHz等频段前向毫米波雷达、角雷达产品,并与众多Tier1达成了合作。这两年频频收获车企定点,成为国产毫米波雷达之光。而眼下汽车电子持续紧缺的情况也给川速微波打开了一扇进入核心市场的窗口,产业链上下游已然认识到加强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其中,川速微波就不失为国产毫米波雷达产品中的一个好选择。

迈向自动驾驶,川速微波的逻辑与愿景

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远且精度较高,依靠其特有的全天候性能优势,可突破恶劣天气及昏暗光线的限制,与摄像头实现互补,已成为自动驾驶感知不可或缺的传感器。

而自动驾驶级别越高,对感知层的数据信息质量要求就越高。从单颗前向雷达、侧后向角雷达到整车360度雷达感知方案,基于毫米波雷达的ADAS需求量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毫米波雷达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无处不在。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乘用车前向及角雷达前装市场规模分别为40.28亿元、10.83亿元,市场出货量相当可观。预计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13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53%。

毫米波雷达市场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大,成为市场潜在增量的同时也成为国产化突围的主要阵地,并引来了投资机构的竞相注资。川速微波就在2020年和2021年年初连续完成累计5000万元融资,并将于近期关闭新一轮融资,主要用于进一步增大研发和增建汽车毫米波雷达量产基地。

近日,川速微波CEO&CTO王东峰博士也接受了盖世汽车的采访。通过交流,我们梳理出了川速微波在汽车领域的发展过程。

瞄准技术的量产落地,川速微波的逻辑与节拍

川速微波CEO王东峰博士,图片来源:川速微波

从 2008年开始,王东峰就率领川速微波将目光聚焦在了民用微波毫米波雷达上,并在2015年启动77GHz汽车毫米波雷达研发;2018年24GHz汽车雷达实现量产并在后装市场装车,77GHz和79GHz汽车雷达完成DV测试;2019年第三代中近程雷达、第四代角雷达完成对标测试;2020年开始为商用车多个车型供应前向中近程雷达;2021年再收获多个前向毫米波雷达定点,覆盖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

这些都极其低调地在进行。这种“独立思考,不喜邀功”的企业形象也与王东峰的性格及行事风格极其相符。要知道,王东峰是技术出身,拥有10多年航天军工雷达经验,是个典型的“只做不多说”的理工男。

瞄准技术的量产落地,川速微波的逻辑与节拍

王东峰博士接受采访,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在回答盖世汽车有关“为何将研究方向从航天军工方向转向民用方向”的疑问时王东峰也说到:“我个人喜欢能够量产的,也就是能够大量复制的产品开发专业技术方向,希望把高精尖的技术转换成民用市场价值,产生社会效益。”因此,川速微波从相对落地快的交通雷达、安防雷达方向切入,并将取得的经济效益持续投入到汽车毫米波雷达的研发上,不断寻求技术与工程之间的平衡。

瞄准技术的量产落地,川速微波的逻辑与节拍

川速微波核心技术与产品应用场景,图片来源:川速微波

自动驾驶的不确定性很多,川速微波看到的,却是它的确定性。从去年开始,由于智能汽车赛道持续走热,技术成熟度走到了可复用到汽车领域的关口,川速微波也随之加大在汽车领域的投入,研发投入占比上升到了70%。而在业绩方面,在各行业收入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预计今年汽车毫米波雷达的收入将首次超过交通、安防收入。

技术驱动,一直是川速微波坚持的路线。目前,川速微波已形成完善的汽车毫米波雷达产品矩阵,包括面向FCW、AEB的前向雷达,面向BSD、AVP的角雷达,并适用于活体监测、开门预警等场景,且在持续突破技术高地。

而技术落地的背后,其实是研发团队的全力支撑。目前,川速微波团队已初具规模,2021年团队人数120人左右,其中一半都是研发人员,包括专注于核心技术方向的有40多人,且在持续扩张中。

瞄准技术的量产落地,川速微波的逻辑与节拍

川速微波汽车雷达产品覆盖功能,图片来源:川速微波

目前,川速微波的研发总部在在北京,另设立了西安研发中心,北京大兴、嘉兴平湖、东莞生产基地和上海汽车业务中心等分支机构。其中,北京侧重于定点量产项目产品的开发和迭代,西安因其在射频微波、信号处理、雷达技术等方向人才产出较为集中,因此该地研发中心更偏重于前瞻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的研发;嘉兴平湖经济开发区是高能级汽车产业生态园,平湖汽车产业基地在获得平湖政府产业政策支持的同时还能有效利用长三角地区性产业发展背景优势,与上海汽车业务中心形成协同效应。

此外,川速微波还与东莞正扬深度合作建立代工生产基地,有力地补充了多型号汽车雷达产品线覆盖度。目前东莞正扬代工年产能为30万台,平湖产业总部设计年产能为100万台。

在“嘈杂”的时代声音中找到自己的节拍

通过技术储备,川速微波成功渗透到了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而自动驾驶产业向来不缺资本和探索者,难的是为技术寻找商业出口。川速微波在深扎技术的同时,也在探索合作量产之路,推动中国自动驾驶落地。

仅2021年,川速微波就接连收获了来自江淮汽车、一汽解放、上汽红岩、三一重工和东风汽车的前向毫米波雷达定点,与福尔达、吉利领为也已实现联合立项。此外,还与国内各大Tier1供应商达成了合作。

瞄准技术的量产落地,川速微波的逻辑与节拍

汽车前向毫米波雷达,图片来源:川速微波

而在谈到商业化进展时,川速微波也展示出了极其“克制”的一面,表示不太赞成早早的用低价策略去抢占市场。“现阶段国内毫米波雷达技术相比国外还有很大追赶空间,要想站得住、走得稳,就要扎扎实实做好技术,同时关注客户体验,给客户提供价值增值。”王东峰表示,“此外还要注重产品的可靠性,因为我们面向的是国际化的竞争,所以要严格要求自己。” 这里王博士多次提到负责汽车业务的核心合伙人Michelle从起初就极度重视产品质量并经常强调“我们是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合作团队,一定要为市场提供中国制造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才行”。对于技术和品质的较真劲儿以及长远的战略眼光也注定川速微波的发展思路会有所不同。

本质上,整个汽车产业已经从以量取胜、以生产取胜,转型迈入以技术取胜、以创新驱动的关键时刻。过去主机厂的新技术大多来自于主流Tier1的“打包式”服务,但是随着这几年软硬件解耦开发的盛行,给川速微波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反超”的机会。

尤其是在目前国内的自动驾驶赛道上,新势力车企和本土供应链企业都是后来者,这时候本地化联手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相比外资巨头供应商的黑盒子方案,无论是成本、开放性、个性化定制服务、响应速度上,国产供应商都更具优势,这也更符合当下车企想要抓住自动驾驶核心技术主导权的需求。

而此前说到,在当前汽车电子供应紧缺的状况下,供应链自主可控也体现的尤为迫切。在这一点上,川速微波也走得比较靠前,后发优势明显。“我们的客户华为早在两年前就对我们提出了应用国产化芯片的要求。”王东峰表示,川速微波已经联合国内的Tier1以及上游芯片厂商,针对头部车企的痛点需求,给出了差异化的汽车雷达定制开发产品。

此外,进入2021年,面向L3以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4D高精度点云成像雷达突然站上风口。无论是大陆、采埃孚这样的传统Tier1,还是华为等新兴玩家,都在积极探索该领域,中长期行业格局面临重构机会。

在该领域,川速微波的量产毫米波雷达已具备4D探测能力,即雷达可探测目标的速度、距离、俯仰角、方位角4个维度。而早在2019年就在做4D高精度成像雷达的技术研发,并在今年进行了工程化立项,明年将推出可量产产品,在高级别无人驾驶和车路协同领域同时推广应用。

瞄准技术的量产落地,川速微波的逻辑与节拍

4D成像AVP雷达,图片来源:川速微波

在被问到该项技术什么时候可以实现规模化量产应用时,王东峰直言,“川速基于单芯片的毫米波4D点云雷达已经在乘用车自主泊车等功能上应用并等待上量,但多芯片级联的4D点云高精度成像雷达还需克服一些量产瓶颈。”

高精度4D点云成像雷达必须的技术手段就是增加雷达收发通道数,从而堆叠微波集成芯片,数据量的剧增也需要处理器算力有很大的提升,因此整机成本显著提升。此外,基于技术路径、应用落地等各方面因素,高精度4D点云成像雷达要规模化量产应用还有待时日。

王东峰也进一步提出,雷达在面对不同场景时本身也需要智能化。从“硬”的角度考虑,其实是要在设计之初就实现场景的针对性,从“软”的角度来考虑就是用更深层次的信号处理算法,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做深度优化,实现雷达本身的智能化。

“在这方面,我们将长期专注于微波雷达的实现上,不仅仅是各类雷达硬件系统的实现,还包括支持各应用场景的算法以及与其他感知的算法融合。”王东峰指出,“我们需要在产品迭代和市场上量上实现同步,同时联合上下游合作发展,找到自己的节拍”。

深耕于微波雷达并脱胎于此,川速微波有更优渥的技术环境更充裕的资源来沉淀和创新,在尊重汽车行业的客观规律、满足汽车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技术特长,小步快跑,再在技术红利下寻求利润与回报。在这样清晰的认知及布局下,川速微波制定了个小目标,2025年上市,营收达到10亿以上。

而在说起“川速”名字的寓意时,王东峰也用了八个字来归纳,“川长流远,速而善达”,这同时也是川速的志向和长远目标:通过企业文化传承和人才接力打造百年品牌。在产业发展孕育阶段,不断积蓄力量。一朝破土,势如破竹。

瞄准技术的量产落地,川速微波的逻辑与节拍

川速微波全体同事祝祖国生日快乐、繁荣昌盛,图片来源:川速微波

 
打赏
 
更多>相关资讯

最新发布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联系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