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汽车  汽车销量排行榜  suv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  宝马x5优惠  保时捷卡宴  保时捷718  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保时捷918 

近期发布:凯联产业研究院2022年1月新能源车追踪分析月度报告

   日期:2022-08-0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汽车网  联系电话:浏览:243    
核心提示:本次凯联产业研究院将结合2022年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数据做观察和总结。1、2022年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整体情况10-15万成为销量最高价格区间,比亚迪旗下秦PLUS新能源、海豚、元Pro进入TOP5,在此价格区间优势明显。凯联产业研究院认为15-20万价格区间在经过激烈竞争后,将出现销量集中趋势。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成熟,2021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月销量渗透率将超过20%,乘用车电动化趋势逐渐明朗.

为了及时、快速、有效地跟踪乘用车电动化的节奏,了解车企在车型、价格、功能等方面的布局和选型,凯联资本将根据官方权威数据如中国汽车协会和乘联会。 ,结合易车APP的车型销量、价格、功能(智能)数据采集,推出新能源乘用车按月时间维度的连续跟踪报告。

开联产业研究院将观察总结2022年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数据。

1、2022年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总体情况

1.11月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零售渗透率数据环比大幅下降

2022年初,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持续火爆,终端零售达到34.7万辆,同比增长123.9%,渗透率相对较高。 2021 年 1 月 7.1% 上涨 9.5 个百分点。虽然同比数据突出,但与去年12月22.6%的渗透率相比,仍有6个百分点的下降。凯联资本认为,这不仅与去年底新能源汽车集中交付带来的1月初需求疲软有关,也与需求提振带来的车市整体回暖有关。春节前的传统燃油车。

2022年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量将达到209.2万辆。传统燃油车的复苏较为明显。环比增速7.1%,同比增速进一步收窄至-14.1%,1月汽车市场终端销量为总体不错。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所下降,凯联资本认为无需过分担心。

1.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21款表现较好,占新能源销量的22.5%

1月份,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表现不俗,在整个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份额提升至22.5%。过去一年,比亚迪DM-i系统、长城柠檬DHT系统、奇瑞鲲鹏DHT系统、吉利Hi·X系统等多个国产品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落地,均在电池成本、综合油耗和续航。具有相当优势的凯联资本认为,随着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成本的快速上涨,高昂的成本逐渐向主机厂转移,导致主机厂提高纯电动车型、插电式的销售价格。混动车型2022年发售,全年表现值得期待。

2、2022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厂商及车型表现

1.2比亚迪与第二名拉开差距,上汽通用五菱、奇瑞分列第二、第三

凭借王朝系列(秦+宋+汉+唐+元)和海洋系列(海豚)的出色表现,比亚迪毫无悬念成为1月份新能源终端零售商第一,与第二名的差距地方变宽了。 1月份,比亚迪插电混动车型(44125辆)与纯电动车型(46386辆)销量非常接近,体现了其在两条技术路径上的强劲实力。

上汽通用五菱以A00级国车宏光位居第二,但环比下滑明显。低价爆款只有一款,面临的同质化车型越来越多。 ,是其长期发展的隐忧。

五菱宏光官方地图

奇瑞是1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大的黑马,以去年12月新推出的QQ冰淇淋(9984辆)和蚂蚁车型(9407辆)的出色表现位居第三。根据奇瑞披露的信息,QQ冰淇淋上市两个月以来的累计订单量已超过7万台,极有可能是奇瑞今年冲击新能源销量纪录的最大因素。而QQ冰淇淋极有可能是五菱宏光在0-5万元价格区间的最大竞争对手。

奇瑞QQ冰淇淋官方图片

特斯拉在国内市场仅交付了 16,358 辆 Model Y 和 2,988 辆 Model 3,排名第四,因为 1 月份需要为海外市场提供产能。

1月份国产自主品牌业绩超预期。广汽爱安、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凭借多款畅销车型位列第5-7位。永恒之塔S、几何A、欧拉豪茂等主力车型继续量产。凯联资本认为,2022年自有品牌将继续深耕中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聚焦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造车新势力中,小鹏汽车凭借P7、P5和G3三款车型稳居第8位。理想汽车以利力ONE获得第九名。哪吒连续三个月交付量超过10000辆,凭借哪吒V和哪吒U的出色表现位列第11位。

2022年将是造车新势力继续发力中高端市场的一年。都将陆续推出,为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更多选择。

奇瑞QQ冰淇淋官方图片

蔚来ET 5官方形象已开启预售

2.2宏光继续占据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秦新能源有追赶之势

五菱宏光继续保持销量第一,但由于自身销量下滑明显以及秦新能源的追赶,优势不再明显。比亚迪多款车型保持稳定增长。

受1月份季节性影响,个别车型零售额较去年12月份下降10-20%属于正常现象。只有跌幅较大的宏光、Model Y和元Pro车型才是顶级车型。 1月份对季节性影响表现较好的模型包括QQ冰淇淋、哪吒V、客来味。

2.3 10万-20万的主流价位开始上涨,0-5万的市场缩水明显

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最受欢迎的车型是0-5万价位的低端车型。 2022年初,开联产业研究院发现,10万-15万的传统主流价格区间开始上涨。成为主要的量量环节,0-5万价位的市场开始萎缩。

5万以下不再是宏光的垄断,QQ冰淇淋和克来威已经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5万到10万的价格区间比较均衡,奔奔E-Star、小蚂蚁、哪吒V前三名接近。

100,000-150,000 已成为销售的最高价位。比亚迪秦PLUS新能源、海豚、元Pro进入TOP5,在这个价位优势明显。长城的ORA Cat和GAC AION Y也表现不错。

15万和20万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共有44款车型竞争,销量最高的车型并没有绝对优势。开联产业研究院认为,15万-20万的价格区间,经过激烈的竞争,将出现销售集中的趋势。

大众ID系列在20万-25万的价格区间表现不错,但比亚迪汉还是遥遥领先。

250,000-300,000的价格区间主要由唐新能源和小鹏P7、Model 3贡献。

30万元以上的豪华新能源市场主要由Model Y和Ideal ONE组成。在这个价位范围内有大量强大的竞争对手,如蔚来ES系列、宝马5系插电混动、奔驰E级插电混动、蓝途FREE等。

3、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对比

3.1造车新势力

1月份,新车厂商销量与去年12月份基本持平。 1月份哪吒、零跑保持环比正增长2022年高端车销量,威马汽车销量大幅下滑。

小鹏汽车连续5个月2022年高端车销量,理想汽车连续3个月实现月交付量超1万辆,哪吒汽车1月交付量11009辆,成为第三家实现月度交付量超过的车企10,000。蔚来 1 月份的 9,652 辆,距离月交付 10,000 多辆还有一步之遥。

1月零跑汽车交付量达到8085辆,同比增长434%,连续10个月同比增长超过200%,继续保持增长自 2021 年以来的势头。

威马汽车受到去年12月电池自燃事件和“锁门”的影响。 1月份,终端零售额大幅下滑。核心车型销量不超过1000辆,落后于新车厂商第一梯队。

3.三大私家车公司

作为1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大赢家,比亚迪在三大自主汽车品牌的新能源布局中最早、最快、最稳定。不过,很明显,长城和吉利已经开始把重点放在新能源赛道上。 2022年,值得关注两者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表现。

中期内,吉利计划在 5 年内推出超过 25 款电动车型,其中吉利品牌超过 10 款,领克、几何和全新品牌超过 5 款。吉利对新能源的短期规划是在2022年推出重新设计的几何A、重新设计的几何C和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2022年,长城奥拉系列将推出奥拉芭蕾猫、朋克猫、闪电猫等机型,继续丰富奥拉多价位产品线。威牌也将全力推进电动化。拿铁DHT和摩卡DHT将成为长城集团进军中高端电动车市场的敲门砖。

主要面向女性消费者,2022年即将上线的长城奥拉朋克猫官图

3.三大国有汽车集团

六大国有汽车集团广汽和上汽在 1 月份表现较好。广汽永旺销量与去年12月持平,上汽销量环比增长129%。

广汽AION 1月销量16031辆,9个月累计销量超万辆,车型涵盖纯电动紧凑型轿车(AION S)、纯电动紧凑型SUV(AION Y\AION V)、纯电动紧凑型轿车 中型SUV(AION LX),售价在10万到40万之间,可以说是六大国有汽车集团中布局新能源最成功的。

上汽四叶草、荣威等车型月销量突破1万辆5、飞帆ER6。

长安紧随其后,售出9852辆,但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基本靠奔奔E-Star。 UNI-K PHEV版将于2022年上市,长安汽车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布局非常重要,值得持续关注。

2022年即将上市的长安UNI-K iDD官方图

以上内容为凯联产业研究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尝试。我们将长期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扩大、更新和迭代分析的角度和范围。我们也期待与产业界、研究界和投资界的同仁一起讨论关于组件和动力电池的月报。

凯联资本长期关注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以及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进程。先后在汽车产业链投资了阿尔特、经纬恒润、泽景电子、中车新能源、中交集团等项目。路等优秀公司。

欢迎联系凯联工业研究院,邮箱:.

 
打赏
 
更多>相关资讯

最新发布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联系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