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赶上一次浪潮并不能保证其长盛不衰。但是,对于个人来讲,一生能赶上一次时代的浪潮就已经足够了。
《浪潮之巅》的这句话,让我联想到上周的华为HDC开发者大会现场。高光之下,历经沉浮的华为正野心勃勃地追赶科技与汽车的新浪潮,而站在浪尖上的余承东,最幸运的莫过于亲历了上一波行业大潮之后,还能追赶接下来的新一轮浪潮。
逐浪者最关心的,是潮水的方向。
站上演讲台的余承东开门见山,直言上世纪最伟大的企业,不是做产品的公司,而是拥有了标准和专利话语权的公司。而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企业,正是华为当下奔赴的生态型企业。
“未来,有迹可循。”
这是此次松山湖大会的主题,也是每一位上台演讲的嘉宾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在经历了美国制裁的生死迷局之后,现在的华为已经清晰了面向未来的潮流方向,而追赶在新赛道的征途上,鸿蒙(HarmonyOS)就是那把刺向敌人的锋利尖刀。
此次开发者大会,一直从10月22日持续到24日,汽车媒体参与了其中两天的议程和参观环节。短短两天,行程其实很紧,但是却让我们重新了解了更为立体的华为,以及一个更加“有迹可循”的鸿蒙。
鸿蒙迎来3.0时代
鸿蒙这把刺刀,有着双重使命。
使命之一,是“攻”。
伴随着特朗普政府和美国的持续打压,前几年的华为很是被动,兵临城下没有退路,唯一的选择,就是亮出兵器直捣黄龙。实际上,鸿蒙的启动早就在华为的计划中,据悉,相关项目在内部已经至少沉淀了8年,是美国的倒逼,进一步坚定了任正非祭出刺刀的决心,且锋芒直接指向行业金字塔的最高点。
使命之二,是“守”。
何为华为的基本盘?智能手机。何为科技产品的灵魂?操作系统。从诞生之初,鸿蒙的任务之一,就是用来守住华为基本盘的。根据华为透露的数据,基于确定时延引擎、高性能IPC与微内核结构优势,同样的应用鸿蒙打开速度相比安卓快60%左右。
过去的2020年是华为最艰难的一年,华为的打压对业务产生严重影响,营收和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仅小幅增长,囿于芯片供应,作为基本盘的手机营收也出现了下滑,直接影响了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增速。
鸿蒙的野心,不止于守护基本盘。
2019年8月,鸿蒙1.0发布,首先搭载于荣耀智慧屏;2020年9月,升级了鸿蒙2.0测试版,向电视、手表和车机等内存128KB-128MB的设备开源,后续又发布了开发者Beta测试版;2021年6月,鸿蒙2.0正式发布,开始搭载到智能手机上;当下10月,鸿蒙3.0开发者预览版发布,预计在明年第一季度开放Beta......
伴随着时间线索的日渐明朗,所有的信息都指向一个信号:鸿蒙,不只是一款手机操作系统,而是面向物联网时代打造的新一代操作系统,是为物联网服务的。
把镜头再切到开发者大会。
全新的鸿蒙3.0围绕系统架构、超级终端以及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全面升级,尤其是超级终端功能的继续优化,将让手机,PC,平板实现零负载的三屏协同,切换速度加快。
生态,是最大的考验
华为在去年贡献了两大操作系统,一个是OpenHarmony开源项目,一个是欧拉开源操作系统。
鸿蒙的基础能力,已全部捐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形成OpenHarmony开源项目。同时,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欧拉也将和鸿蒙实现能力共享、生态互通,更好地服务于数字全场景,把两大操作系统贡献出来,开放成开源项目,跨行业提供强大的数字底座。
而其最终目的,要让鸿蒙不仅是一个系统,更是一个庞大的生态,其角色和价值,也将升级为无处不在的连接中心。
生态,是衡量操作系统成熟度的最终标准,但是,想做透生态并不容易。华为消费者BG 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总裁王成录也在现场表示,从零开始做生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他看来,万物智联意味着人和设备交互规则的改变,人们获取信息服务规则的改变。
生态这场硬仗,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铺垫阶段,华为必须要做好用户体验,打好技术底座的硬实力;第二步,是跑马圈地,让更多的产品和合作伙伴使用鸿蒙;第三步,则是深入服务面向未来的智能物联,让鸿蒙真正成为无处不在的连接枢纽。
“鸿蒙设备数已超1.5亿!”
对于最终的胜利,华为已做到第一步,第二步还在路上,第三步还在远方。在余承东公布最新数据之后,现场一阵沸腾,至少在当下的阶段,鸿蒙已成为史上发展最快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
自从今年华为P50系列上市,鸿蒙首次在智能手机上搭载,迄今已有超过1.5亿设备使用鸿蒙,包括智慧屏、平板、手表、智能音箱、IoT设备等。据华为内部预计,搭载鸿蒙的设备在今年年底可达到2亿,同时,2021年新增生态合作伙伴设备超过6000万台的出货量。
穿越“生死线”
“鸿蒙,成了!”
在微博上,余承东使用了四个字作为本届开发者大会的关键词总结,面对1.5亿的设备数,作为华为消费者业务CEO的他难掩心中的喜悦。
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使命看,鸿蒙是妥妥的胜利,但是再遥望肩负智能物联终极使命的第三阶段来看,鸿蒙要走的路还很长。
再来看看眼下的一些“小困难”。
鸿蒙在市占率领域,有一个天然的挑战,如何在其它品牌的手机和产品上推广。
毕竟,当下的手机市场内卷那么厉害,几乎所有的竞争对手都会对搭载的操作系统慎之又慎,想要让非华为的智能手机接受华为旗下的操作系统,难度很大。在一片掌声和喝彩之下,我们作为行业的旁观者,依旧需要保持足够的冷静。
华为高管此前多次提及,对于一个生态来讲,特别是操作系统这类的底层平台,软件使用量、市场占有率是它能否活下来、能否成功的最核心的因素,16%的市占率是一个生死线。
这条生死线,横在鸿蒙前面,依旧十分艰巨,这意味着华为要在一年的时间里走完竞争对手五到十年走完的路。
背后,是整个团队的付出。
余承东在主题演讲时道出一组数据,最近几年,华为不断在生态上持续投入,累计三年在鸿蒙整个生态体系的押注已经超过了500多亿人民币。
当然,鸿蒙有其优势。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龚体在开发者大会现场表示,相比业界其它操作系统,鸿蒙具有几个独特的特征——
第一个特点,是不同设备、同一系统。要实现这个特征,它背后最核心技术,是实现这个操作系统的模块化解耦。那么,为什么其它的操作系统做不到这一点?
“大家知道,上一代的操作系统无论是windows还是Linux,都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 要对这样的操作系统来进行重新的架构解耦,实现起来的难度,可能比构建一个新的操作系统更加复杂。
另外一个特征,是华为一直希望的,把实现所有设备实现硬件互助,形成一个超级终端,可以把不同设备的硬件资源得到一个最好的利用。在龚体看来,超级终端,也是鸿蒙在市面上受欢迎的一个亮点。
鸿蒙,终于“上车”
余承东为汽车业务站过两次台。
第一次,是为华为智选。
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期间,余承东在上海南京东路233号的华为旗舰店进行了一场长达五十分钟的重磅演讲。上台后的余承东,毫不避讳地谈到了两年时间里遭遇的美国四次制裁,以及中美贸易战给华为手机业务带来的挑战。如何弥补这块业务的缺失?单价和利润维度的最优解,就是智能电动汽车。
第二次,是为了鸿蒙。
松山湖大会的聚光灯下,余承东浓墨重彩了汽车领域正经历的百年以来最大变革,且新四化里最重要的,正是是智能化和网联化。
在聊到鸿蒙时,余承东特意提了提嗓子。鸿蒙能对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的用户体验,带来了非常巨大的提升,预计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年初,华为将和小康发布新一代的豪华中型SUV,率先搭载创新的鸿蒙智能座舱,为消费者带来全球领先的用户体验。
鸿蒙,终于“上车”了。
待余承东官宣完关于汽车领域的最重磅信息,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 龚体趁热打铁,在第二阶段的演讲里剖析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基本态度和产品逻辑——
“即将和大家见面的华为智能座舱系统,对我们传统的车机来讲,不仅仅是一个升级的体验,更是一个升维的体验。”
在华为看来,传统车机有两个特点是一直被消费者诟病的。第一,是信息孤岛,消费者很难跟其他的设备进行互联互通,第二,传统车机的生态应用很少,而且应用更新不及时,应用的用户体验也很不友好。
智慧座舱,最核心的是什么?
华为车BU智能座舱产品部总经理王庆文,曾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期间的一次沙龙现场阐述了华为对座舱智能化的理解:多场景的一致性体验,是座舱智能化的关键。
这一点,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龚体也对外分享了类似的观点:凭借亿亿连接的数字底座,以及其提供的万物智联的生态,产品端很容易从移动生态进入到智能座舱的生态。在进入车内生态的时候,华为不需要大家去做选择题,不需要在移动生态于智能座舱生态之间做切换,而是它已经融为了一个生态,真正实现生态共享。
业界关心的是,鸿蒙终于“上车”了,只是,最先上的是什么车?
按照余承东公开的说法,最先搭载鸿蒙智能座舱的,是与金康赛力斯共同推出的发布新一代的豪华中型SUV。而在华为开发者大会正式启幕的前几天,《C次元》编辑也走访了上海多家华为旗舰店和直营店,对华为智选下一款新车的眉目细节进行了探访(可见《华为和赛力斯,下一款车别学众泰》——
无论下一款新车是什么,华为都在汽车新零售领域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往前走。而伴随着鸿蒙的“上车”,以及华为智选的按计划推进,身处拐点的华为,又将在新的赛道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