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随着一汽马自达深情车型的最后一次推送,宣布两年之久的南北马自达合并“丑闻”尘埃落定:一汽马自达并入长安马自达。从结果来看,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首先,对于一汽来说,它已经拥有丰田,并且已经成功运营多年,所以没有那么需要增加对另一个日本品牌的投资,尤其是马自达一直属于一个相对“小众”的“小众”品牌,与其分散一汽的精力去搞马自达,还不如多关注丰田,做不好就干脆选择不做,这才是战略上真正的“分手”对长安来说,自从福特出现问题以来,一直缺乏能够支撑业务发展和盈利的合资品牌,马自达对长安的执着成为长安的“福气”,也有发展的动力。马自达也是如此,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想赢得崛起的机会,必须有一种拼命的心态。不过,现在说它会崛起还为时尚早。有几个问题要解决。
组合模型的问题
自马自达“魂动”设计以来,外观确实惊艳,但似乎从未打破过桎梏,销量在我国日系车发展中一直处于落后地位。而一个汽车品牌能否发展得好,首先一汽马自达2022,产品一定要过硬。不管是长安马自达的CX-5还是原厂一汽马自达的阿特兹,销量都平平,月销量只有1000-2000台左右,只有昂科拉还算过得去。
合并后,马自达应该能够更用心地与长安就国内市场需求进行沟通,并进行有效的产品开发和调整。有传言称,一汽马自达仅有的两款车型Artez和CX-4可能面临停产的可能,但这一消息并未得到证实。不过,车评网认为,长安马自达未来确实有可能快速精简产品,尽可能优先打造一款爆款SUV,从而让马自达从点到线突围,最后形成整个品牌在中国的突破。不可能的。此前有关合并产品线将精简的消息,也印证了车评网的猜测。
合并资产问题
涉及的资产有两种,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通过合并,无形资产在逻辑上归新公司所有。当然,更多的技术相信是属于马自达的。 “固定资产”方面,有产能,有渠道。从产能来看,一汽马自达的工厂总部设在长春,但实际上工厂属于一汽轿车,而不是马自达。合并后,无论工厂继续生产还是停产,产权在所有权上都不应复杂。无非是被一汽交易还是留作以后用的区别。不过,车评网站判断,被交易的可能性并不高。型号。
在渠道方面,严格来说,大部分不属于马自达南北,而是属于经销商。本来有的4S店有两匹马同时销售的权利,所以影响不大,而且单一厂家的渠道商,未来会获得更多的产品销售权,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东西,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收入,“民意”,所以我相信在渠道合并的过程中,应该不会太难。
合并后的人事问题
“人事非小事”,尤其是国有背景的合资企业,处理起来比较复杂。相信这是长安马自达领导最头疼的问题之一,相关人员的最终安置方案还没有对外公布。宣布。但不管是什么计划,对于普通一线员工来说,因为一汽这几年发展不错,即使一汽-马自达工厂逐渐停产,也不会失去工作机会,所以大可不必担心。业务部门比较复杂。消息人士称,将分流至集团其他业务部门。不过,被“出卖”的孩子,在新家难免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颠簸和摩擦在所难免,但总会过去的。
而最复杂的,肯定是高层的安排。在合并的前一年,也就是2020年年中,一汽马自达刚刚被“晋升”为一汽集团的直接管理公司,与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同属同一管理层,然后是田庆久原一汽丰田销售公司总经理,回到一汽马自达任总经理。在此之前,田先生曾在一汽集团工作近30年,曾担任多家子公司和事业部的重要领导。具有丰富的销售、营销、服务和管理经验。在当时看来,这种安排无疑是希望他能够担负起重要的责任。 ,重振一汽马自达。
不过,今年的两马合并宣告了马自达将继续做大做强。他加入长安马自达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早就习惯了“党主”的田清酒真的加入,那么老长安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马自达原有的管理团队,势必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力,甚至影响。田现在虽然不能当“领头羊”,但以他的能力,不排除未来的可能,这无疑会让长安马自达现在的“领头羊”傅元洪难以驾驭。难道任人唯贤,重用包括田清久在内的一汽马自达高管,还是安抚跟随他多年的老下属?一不小心,团队就会“乱”,进退两难。
然而,这个问题最近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至少这个故事表面上看起来很“戏剧化”——田清酒涉嫌贪污被立案侦查。在田“下马”的影响下,原一汽马自达系统的管理者们在新长安马自达中也会有些“丢人”的感觉。夸张的一点是,老大已经“跑”了,被踩到一只脚只能吞下去。至此一汽马自达2022,在傅元洪面前,原本显然难以协调的两马高管合并后遗留下来的问题,却变得十分亮眼。现在,大家相信,在车型、资产、人员合并留下的问题一一解决后,马自达和长安会相互支持,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