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行业来看,经济观察报记者周菊表示,2022年上半年无疑是一个大起大落的时期。上半年,产销数据呈陡峭的V型结构,这是一系列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年初,在上年工业增长良好的基础上,行业机构给予正面判断,5%的年增长率成为预测中值;汽车行业重点领域关停,当月行业产销减半;五月陷入僵局。销量虽自4月起回升,但仍处于低谷;好在5月底,政策干预,“史上最强”的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支撑了6月销量的强劲反弹。
2022年6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194.3万辆,同比增长22.6%。增加。站在年中的时间点,上半年虽然风起云涌,但总体上还是保持了态势。
据中汽协统计,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同比减少< @3.7% 和 6.。@>6%。整体损失约70万辆。4、5月,由于悲观情绪的蔓延,业内一度认为全年产销量将进一步下滑。
不过,随着一系列政策组合的出现,下半年汽车消费有望继续回暖,汽车行业也有望追回丢失的零部件,甚至创造新的增量。这不仅是汽车行业的期待,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期待。税务局最新数据显示,6月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减半新政减免车辆购置税71亿元,减免车辆购置税109.7万。业内预测,下半年政策受益人群将进一步扩大。
从另一个角度看,产销量下滑往往伴随着行业洗牌。这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数据中可以看出。乘用车增长势头不减,国产车接近50%份额红线,新能源汽车大放异彩。这些新出现的现象,在整体不乐观的基调下,成为行业信心之火。
以乘用车为例,1-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04<@3.4万辆和1035.5万辆,同比增长6.@>0%和<@ 3.4%。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224.8万辆,同比增长122.5%。基于这样的逆势增长势头,再加上后期政策的持续发力,全年销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就变得非常令人期待了。中汽协乐观判断全年增长3%,维持年初提出的全年增长预测。
80%车企销量下滑
豪华车一直被视为汽车市场的晴雨表。过去,由于品牌的高溢价吸引力,豪华品牌汽车的增速通常领先于整体行业水平,在大势不利的情况下,也是最具韧性的车型。然而,在今年上半年复杂的形势下,豪车也扛不住了。数据显示,1-6月,豪华车零售量达到126.@>5万辆,同比下降14%,降幅大于整体车市。
然后将范围扩大到市场的中流砥柱——销售额排名前10的公司,其中大部分是合资企业,但业绩也不尽如人意。前 10 名汽车制造商中有 8 家经历了销售下滑。其中,上汽通用下降3<@3.1%,上汽大众销量同比下降27.3%。上汽的这两家合资企业成为销量下降幅度最大的前十名企业。
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是国内汽车全年销量前三名。由于位于上海,生产和销售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大。3月底以来,上汽集团旗下多家企业停产。虽然4月下旬以来部分车企已闭环复工,但受供应链问题影响,整体汽车产销仍受限。
另一家合资汽车巨头,位于长春的一汽-大众也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但上半年销量下滑15.9%。不过,一汽-大众上半年仍保持销量第一的位置。上汽通用从2021年的销量第二名跌至今年上半年的第六名,上汽大众排名第四。
但随着复工复产和政策刺激,上述企业均在6月份开始恢复销售增长。其中,上汽大众6月同比增长9<@3.9%;上汽通用同比增长47.3%;一汽-大众同比增长51%。
在合资品牌中,另一个引起业界关注的是广汽丰田,2021年销量排名第11,今年上半年排名第7。上半年销量前10的车企中,广汽丰田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合资品牌,上半年销量45.3万辆,同比增长 6.@>5%。
自动驾驶汽车公司的份额飙升
与豪华车企、合资车企遭遇重挫相反,上半年,自主车企整体表现强劲,市场份额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数据显示,6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42.5%,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今年1-6月,自主品牌累计占比4<@3.1%,同比提升4.6个百分点。4、5月份,自主品牌占比一直保持在46%以上。
与合资企业一样,自主品牌的销售排名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比亚迪涨幅最快。上半年,比亚迪从去年的第15位跃升至第2位,同比增长168%,一举超越吉利、长城、长安“三巨头”猛扑。
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比亚迪上半年总销量达到64.2万辆,同比增长314.9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6<@3.8万辆2022年车企汽车销量排行榜,同比增长324.84%。根据比亚迪在此前投资者会议纪要中的表述,以订单数量计算,其2022年预计销量为150万辆,甚至将达到200万辆的销售目标。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比亚迪将稳居自主车企销量榜首,有望赶超一汽-大众。
在整体车市下滑的情况下,比亚迪能够实现“逆天”增长,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比亚迪受疫情影响比其他企业小,而比亚迪相对垂直的供应链体系使其在芯片等原材料短缺的情况下仍能维持生产和销售。其次,比亚迪宣布将正式停产燃油车,为新能源汽车让路,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给了比亚迪更大的市场机会。
除比亚迪外,长安汽车上半年的排名也上升不少,从去年的第五名上升到上半年的第三名,在自主品牌中仅次于比亚迪,并将被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昔日的“老大哥”吉利汽车甩在了后面。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销售55.9万辆,同比下降8.9%,表现出良好的抗跌性。
长城汽车排名下滑,上半年销量38.万辆,同比下降17.5%,排名第9,较2021年下降2位。奇瑞汽车也从 2021 年的第 9 名,从上半年销量前 10 名中消失。
新能源汽车再次翻番
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市场的最大亮点,成为汽车市场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继2021年1.销售额增长6倍后,今年上半年将继续发力。数据显示,今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57.万辆,同比增长141.4%,环比增长35.3%,1-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246.@>7万辆,同比增长122.9%。
从月度销量分布来看,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明显的“W”形。其中,2月受春节季节因素影响销量下滑,4月受疫情影响生产停滞、市场停摆。5月份,随着复工复产,大部分车企销量恢复甚至超过3月份的状态,再次回到高速增长的通道。
在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下,新能源汽车的业绩似乎并未受到影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供给的改善和油价上涨的预期带来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由于油价上涨和电价锁定,电动汽车订单表现强劲。
在销量强劲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6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27.4%,比去年同期的14.6%提高12.8个百分点。品牌方面,6月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50.1%,豪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28.0%,渗透率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占比仅为0.1%。@4.5%。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销量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在上半年新能源销量排名中仍位居前三,与2021年持平。但三者的市场份额变化迅速:比亚迪销量达到63万辆,市场份额跃升至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的三倍左右。在全球范围内,比亚迪也在上半年超越特斯拉,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王者。
在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板块中,奇瑞和吉利在今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排名中上升明显。但长城汽车从第四位跌至第十位。
新车公司阵营的销量排名也发生了变化。此前,业界普遍将“魏小莉”视为第一梯队。去年,小鹏、蔚来、理想位列新车企业销量前三名。但今年上半年,前三名变成了小鹏、哪吒、理想,蔚来落后。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两股力量正在崛起。首先是跨界车企大举出击,比如被贴上华为标签的Celis。小康股份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赛丽丝的销量为7658辆,同比增长524.12%。M5的销量为7,021辆。二是向新能源转型的合资车企。以南北大众为例,今年6月上汽大众共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13241辆,而一汽-大众销量12272辆,均超1万辆,合计25513辆。但整体来看,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仍然较低。
乘用车预计全年增长5%
上半年,汽车企业的目标达成率不高,这意味着下半年的销售压力会比较大。同时,也不排除部分车企接下来会调整年度销售目标。
比如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上汽,2022年的销售目标是600万辆,但上半年累计销量仅为22<@3.4万辆,完成3 7.目标销售额的2%;东风集团全年目标是400万辆,但上半年销售12<@3.42万辆,完成目标的31%。
此外,今年年初,一汽集团制定了全年销售410万辆的目标,其中一汽-大众承接200万辆,一汽丰田承接100万辆,一汽红旗承接45万辆- 50万辆,一汽奔腾承接10万辆。
但根据公开数据,前六个月一汽-大众汽车销量88.61万辆,完成全年目标的44%;一汽丰田前六个月售出35.60,000辆汽车。35.年度目标的 6%。
自主品牌中,除比亚迪外,目标达成也并不理想。吉利汽车2022年目标为165万辆,上半年累计销量61.38万辆,目标完成率仅为37.2%。长城汽车全年190万辆的目标,上半年累计销售52万辆,实现了27.3%。
不过,行业机构预测,下半年汽车市场将有较大起色。崔东树预计,全年乘用车将实现5%左右的正增长。它认为,汽车市场有望在9月份达到更高的增长状态。“购置税减半政策效果在政策前期6月较为突出2022年车企汽车销量排行榜,随后进入稳政策实施中期,叠加7月市场淡季, “7月份的同比增速会慢于6月份。政策有效性的进一步体现应该是9月下旬开始的政策实施后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700万辆,同比增长3%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2300万辆,同比增长7%左右;商用车销量预计达到400万辆,同比下降约16%;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6%以上。
可见,随着外部不利因素的解除和缓解,加之政策刺激力度大,行业看好下半年车市,即有望延续去年的正增长。年,而且增长率还会进一步提高。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分别下跌2.8%、8.2%和1.9%,前三年至2021年<@3.8% 正增长恢复。这种来之不易的正增长能否在下半年成为现实?整个行业都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