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出现诸多积极变化: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8%,中国品牌受到消费者青睐,市场份额提升至全创历史新高,中国汽车出口翻了一番。
一方面,这来自于中国企业多年来不断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另一方面,来自时代的馈赠: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浪潮,给中国主机厂和中国零部件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22年,汽车行业百年变局将继续深化,汽车市场的5大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中国品牌竞争力已具备可持续性;
全球汽车产业调整深化,中国汽车企业排名提升;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呈现上升势头;
自动驾驶开始落地,自动驾驶技术成为行业制高点。
01新能源汽车占比快速提升
据客运协会统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提升至22%左右,延续2020年和2021年的增长势头。
这个目标似乎触手可及。新能源汽车包括商用车和乘用车。在最重要的乘用车市场,由于销量逐月增加,2021年12月的月度占比已增至21%。 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上市之年。随着价格的下降和车型吸引力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产生了较强的替代效应。新能源汽车销量352万辆,同比增长158%。在纯电动汽车领域,2021年特斯拉国产Model 3、Model Y车型量产,降价至30万元以下,与宝马3系、奔驰C级车型展开竞争。五菱宏光MINI EV车型以极高的性价比横扫微型车市场,年销量达43万辆;此外,随着新技术和造车新平台的应用,比亚迪汉EV、广汽永旺S、长城欧拉猫、小鹏P7、大众ID系列等车型深受消费者青睐,销量蓬勃发展。
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由于比亚迪在刀片电池和混合动力系统方面的创新,价格已降至与同档次燃油车相同的水平,使其2021年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销售近30万台,占全国细分市场的半壁江山;再加上理想ONE车型增长3倍达到9万辆,推动了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的高增长。 2021年下半年以来,吉利、长安、长城威派、东风蓝图等插电混动车型陆续亮相。这样的价格将能够进一步拉动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普及。中国仅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视为新能源汽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市场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销量分别为273万辆。和 600,000 辆汽车。 2022年,更多热门新能源车型上市销售,产品魅力进一步提升。此外,新能源车型主力产品将从微型车和豪华车市场进一步渗透到10万-20万元价位区间。
未来,在双积分政策的刺激下,主机厂的新车计划也将进一步向新能源汽车倾斜。例如,蔚来汽车2020年获得5.17亿元新能源汽车信用额度,相当于1.2万元/辆,而大众、一汽、长安、吉利车厂等传统汽车则有面对巨大的负分消除压力。在诸多利好因素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将加速增长。 02提升中国品牌竞争力 随着汽车市场的持续变化,中国品牌表现良好。 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将再次回到历史最好水平,接近2017年的阶段性高位。
不过,这一次的复苏与2017年的历史高点有很大不同。2017年市场份额增加,中国品牌依靠SUV的先发优势。从2013年到2017年,中国SUV市场的总销量从300万辆爆发到1000万辆。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公司纷纷推出哈弗H6、传祺GS4、吉利博越、长安CS75等热门车型享受市场快速扩张的红利从无到有,但随着SUV市场的下滑,它们的市场份额也在逐年萎缩。 2021年市场份额的提升将来自轿车市场的突破。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市场零售数据,2021年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6.8%,而日系、德系、美系汽车销量均出现下滑。
轿车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也是外资品牌最强的市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品牌在轿车市场的市场份额将达到32%,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比之下,SUV和MPV市场的市场份额将分别为52%和68%。 能够打开汽车销量,说明中国品牌具备挑战国外品牌的竞争力,2021年的复苏将更具价值和可持续性。 2022年,中国品牌轿车产品将更加丰富。除比亚迪秦系外,长安的UNI-V、吉利的星锐、新帝豪等车型,均有进入销量排行榜前十的潜力。与此同时,中国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豪华车市场。中国30万元以上的豪华车市场,一直都是外资品牌的天下,但2021年,中国品牌将逐渐崭露头角。比如售价超过30万元的蔚来和理想品牌,年销量超过9万辆。新推出的极客品牌和蓝途品牌也实现了月销量约3000辆。长城汽车的坦克500车型也拿到了不少订单。尽管2021年豪车市场景气度将下滑,但豪车市场依然值得中国品牌积极挑战。一方面可以赚取巨额利润,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品牌潜力和综合竞争力,改变廉价劣质的中国品牌。的图像。 2022年及未来几年,更多的中国品牌车型将冲击豪华车市场,如上汽的智极品牌、长城汽车的沙龙品牌、长安汽车的Avita品牌,此外,领克、威派等品牌也将进入豪华车市场。还推出了 300,000 范围内的模型。
03全球车市加速洗牌,中国车企排名上升。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达到202万辆的历史新高,不仅同比翻一番还多,而且突破了多年来100万辆左右的瓶颈。
202万辆汽车中,除特斯拉上海工厂贡献的约15万辆外,其余主要来自中国品牌。例如,上汽出口和海外基地达到70万辆,奇瑞汽车出口达到27万辆,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超过10万辆。他们的出口和海外基地销售均呈现高增长。
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品牌车型竞争力的提升,次要原因是疫情导致竞争对手减产。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中国汽车出口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智利、沙特阿拉伯、俄罗斯、比利时、澳大利亚、墨西哥、埃及、英国、孟加拉国、秘鲁。这十个国家占中国汽车出口的一半。此外,据东吴证券研究所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智利、俄罗斯、埃及的汽车生产未受疫情影响明显。中国品牌在这个市场的提升,得益于新车型的推出和竞争力的提升。其中,奇瑞瑞虎车型、长城哈弗车型、上汽名爵车型表现突出,铃木、起亚、马自达、本田、丰田等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受疫情影响,长城汽车、上汽集团等企业凭借供应链能力抢占市场空白。此外,欧洲市场增速逐年加快。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对欧洲出口额同比增速开始逐年上升,而对亚非出口额同比下降。
虽然有特斯拉上海工厂出口欧洲的加持,但不排除中国品牌升级换代的可能。过去,中国品牌主要出口中低端车型,依赖一些贫困国家和亚非等非标准市场。 2021年,中国车企纷纷进军欧洲市场。吉利汽车利用沃尔沃渠道开拓欧洲市场,积极提升领克品牌知名度。长城汽车也在欧洲营销旗下的欧拉、威新品牌车型,新势力威小力也陆续在欧洲布局。市场份额的提升、对豪华车市场的冲击、出口的启动,都印证了中国品牌竞争力的提升。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品牌在过去几年更积极地投入研发,更积极地布局新能源汽车。 例如,吉利汽车向沃尔沃学习,推出了自己庞大的SEA平台。长城汽车突破大排量燃油发动机技术,布局锂电池。广汽爱安在2017年前后投入30亿研发GEP纯电动车平台,并多次迭代。新造车企业层出不穷,不断完善产品和技术等。2021年,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多次迭代,掀起市场热潮,成本持续下降,而大众的ID系列刚刚在中国上市,而丰田的纯电动汽车BZ系列要到2022年才会推出。在汽车工业百年大革命的背景下,全球汽车市场正在加速洗牌。一方面,传统汽车品牌销量增速放缓甚至下滑,加之自身包袱,新能源汽车转型步伐缓慢;另一方面,新进入的品牌发展迅速。比如特斯拉的全球销量将在2021年超越沃尔沃,按照目前的增速,2022年很有可能超越奥迪,甚至追平宝马、奔驰,改变全球豪华车品牌格局。
2022年及以后,我们可以期待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占据更好的位置。
04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呈现上升势头 多年来,尽管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一直处于低位。根据《中国汽车报》统计的全球零部件企业100强排名,2020年进入前十的中国企业只有一家,而前50名几乎都是欧美企业5家中国公司除外。 不过,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实力也随着整车企业的兴衰而变化。据日经中文网编制的百强榜单显示,2000年至2020年,由于美国传统汽车企业的衰落,全球零部件前十名榜单中的美国企业数量从6家减少到1家;而随着大众汽车集团的崛起,排名前十的欧洲零部件企业从2家增加到了5家。中国零部件企业能否通过百年变迁崛起?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势头。一是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的固化体系正在从外向内被打破。 100年来,整车品牌和零部件企业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紧密体系,零部件的全球竞争格局已经固化。尤其是丰田汽车等日本企业,通过家族和资本关系,与电装、爱信精机等零部件巨头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一个封闭的王国,外人很难获得机会。外部,全球汽车企业的洗牌,带动了新兴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例如,特斯拉上海工厂一直在不断提高国产化率,此前声称要到2021年底达到90%,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提高到100%。特斯拉不拘泥于传统车企的供应商审核制度。主要根据合作、响应速度、研发实力等标准来选择供应商,这对中国零部件企业极为有利。
以特斯拉为主要客户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也开始加速,如拓普集团、旭升股份等2021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超过80% ,且远高于去年同期的增长速度。从 2010 年到 2020 年,全球智能手机普及率从 19% 提高到 80%。在苹果的带动下,中国手机零部件企业崛起。例如,歌尔的总营业收入从26亿元上升到577亿元。 ,从小型私人工厂到全球领先者。未来十年,特斯拉计划将销量从目前的 100 万辆左右增加到 2000 万辆。在中国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有机会快速发展。在内部,汽车生产向横向分工的转变也在颠覆当前的固化体系。纯电动汽车的零部件数量相比燃油车减少了一半,各零部件的通用性变得更强。因此,车企通过控制软件来协调不同部件的性能,不断升级软件以提高整车质量。为外包公司生产。例如,刚刚发布纯电动汽车“-S”的索尼,将生产外包给奥地利制造商麦格纳斯太尔,同时专注于整体概念、传感器和人工智能;丰田在改造电动汽车的过程中,与外部层面也有更多的分工,比如选择与软银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合作寻求比亚迪的电池技术等等。铃木汽车前董事长铃木修认为,如果横向分工模式取得进展,“现有的产业金字塔就会崩溃”。
第二,随着技术实力的提升,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加速进口替代,抢占市场份额。例如车载抬头显示器(HUD),国内市场此前由日本精机、电装、大陆等公司主导。达到24%,与日本精机、电装相近。 2020年,丰田采购负责人白柳正佳表示,由于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近年来丰田的配套企业越来越难;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辻村春树表示,“相比电动汽车浪潮带来的变化,对中国企业的竞争构成了更大的威胁。”三是燃油车相关零部件需求减少,而自动驾驶软件、芯片、传感器、动力电池、集成压铸件等新型零部件应用的增加,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例如,华为和百度都将在2021年努力发挥Tier 1供应商的作用,向主机厂推广他们的软件技术和解决方案,挑战博世、大陆等巨头。再比如动力电池。2022年,中国企业如比亚迪、中创航空、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将开启扩产浪潮,扩大在中国和全球的产能优势,中国企业也在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等领域崭露头角芯片、一体式压铸件、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新技术应用、水平发展整体分工让中国零部件企业有机会与国际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05自动驾驶技术成为行业制高点 大众汽车CEO赫伯特·迪斯(Diess)预计,自动驾驶将带来比汽车电气化更剧烈的行业变革。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在 2018 年 1 月表示,要将丰田转变为一家移动服务公司,它必须以汽车为基础。按照特斯拉的设想,未来会打造一个出行平台。特斯拉车主可以共享车辆,连接出行平台,成为自动驾驶出租车,为车主和出行平台赚钱。特斯拉将变成类似智能手机的交互终端,构建类似苹果的软件系统,提供购物、娱乐等多项服务。这意味着未来OEM将更多地依靠软件和旅游服务来盈利,建立软件服务帝国。因此,软件能力和自动驾驶技术成为车企必须争夺的制高点。随着横向分工生产模式的发展,供应链整合能力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因此,整车厂加大了对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的投入。比如,沃尔沃成立了自动驾驶软件研发公司,广汽集团投资成立了出行平台如启出行,与文远知行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吉利汽车推广Jikr品牌,与Waymo合作打造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等等。
尤其是丰田,为了推动转型,甚至开始打造“织城”,并分别在硅谷和日本设立了两个自动驾驶研发中心,不仅专注于车辆的自动驾驶性能,而且还专注于自动驾驶。乘客舒适度。
进入2022年,整车厂的转型将继续加速。大众汽车集团与博世于2022年1月25日达成合作,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小鹏汽车计划2022年下半年进军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提升自动驾驶算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2021年蔚来自动驾驶车祸死亡等事件,自动驾驶技术一度饱受诟病,但作为下一轮变革的关键技术,其发展只会向前,不会倒退。 2021年12月18日,蔚来推出全新车型ET5,号称“为自动驾驶而生”。 2022年将是自动驾驶之年。马斯克在特斯拉 2021 年第四季度财报会议上表示,Full Self- Kit FSD 的开发将于 2022 年完成。经过多年的发展,特斯拉 FSD 已经多次迭代,测试车辆数量从2021年的几千到现在的6万,接近实际应用。此外,2021年12月,梅赛德斯-奔驰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获得德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的批准,这意味着2022年上半年,搭载该系统的梅赛德斯-奔驰S轿车将成为全球首款可用车辆。道路合法的 L3 自动驾驶汽车。 2022年1月,沃尔沃还展示了其L3级自动驾驶系统Ride Pilot(旅行领航员),预计将搭载基于其SPA2平台的下一代XC90纯电动车型,该车型将于2023年上市。级自动驾驶是人驾驶与机器驾驶的分水岭。自动驾驶开启后,驾驶员可以完全解放双手和双脚,系统可以完全进行加速、减速、变道、转弯等操作。 2022年,自主驾驶研发企业也将贡献动力。脱胎于谷歌的Waymo有着比较深厚的技术积累。 2020年长安2022新款车轿车,它将发布其第五代自动驾驶套件Waymo。一方面作为供应商向沃尔沃、戴姆勒等车企提供技术,另一方面经营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卡车货运车队;百度于2013年启动无人驾驶项目,目前测试里程为2100万公里。是唯一一家达到Waymo水平的企业长安2022新款车轿车,其自动驾驶出租车也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2021年7月开始,在深圳市福田区繁华地段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的圆融七星,至今已完成4万辆订单,推出预装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成本仅1万美元,业内最低。
尽管电气化已经给全球汽车格局带来了洗牌,但游戏还没有结束。尽管新兴汽车品牌暂时占据主导地位,但它们可能很快就会面临下一次行业颠覆。根据日经中文网编制的2014-2018年自动驾驶相关技术专利申请数量,分地区来看,中国以3283件位居第二,日本以2173件位居第二,美国以2132件位居第三。虽然中国整体数量最多,但主机厂实力并不强。如果按照公司排名,丰田排名第一。前十名中有四家是日本公司,四家是美国公司,只有一家是滴滴出行。中国企业。 06 风险点 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向好,但2022年全球车市仍存在隐忧。一是金融市场波动可能伤害消费市场。 2022年初,全球股市遭遇严重挫折。如果对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过大,可能会对消费者购车计划和新车消费贷款产生影响,从而改变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景气度;二是富士山喷发等极端自然灾害扰乱了供应链。汤加火山的喷发引发了日本对富士山喷发的担忧,富士山科学研究所所长藤井俊司表示,随时喷发都不足为奇。一旦爆发,富士山脚下的半导体零部件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将受到影响,丰田的“编织之城”也可能受到影响;第三,原材料涨价和短缺。芯片短缺将损害2021年全球车企的发展。虽然行业已经有了经验和心理准备,但由于短期扩张的难度,2022年仍将是一个难题。此外,全球动力电池产能扩张导致上游资源短缺。 2022年,在金融市场剧烈变化之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将是行业的隐患。可以肯定的是,汽车行业百年大革命的剧情会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