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讯 近日,关于国内首批进口氢能源汽车在大连口岸通关的报道,引发了很多消费者关注。据悉,本次进口140辆丰田第二代Mirai氢能源车,配备了3储氢罐,续航里程可达850公里,将主要承担延庆等山地赛区观众或工作人员的运输任务。
在全球推广“低碳”的大背景下,体育赛事举办也注重节能减排。种种迹象表明,本届北京冬奥会上氢能源车型将被委以重任,成为展示绿色冬奥会的最新诠释。除了丰田氢能源车之外,福田也与丰田2019年就已经合作,共同推出氢燃料电池客车,为冬奥会提供服务。
还记得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期间,多个品牌电动车在各个场馆和奥运村之间穿梭,为打造绿色奥运贡献力量。现如今国内电动车已经大行其道,销量迅猛增长,但此次北京冬奥会上新应用氢能源汽车,是否意味着氢能源风潮即将到来?
冬奥会是新契机,氢能源将迎来快速发展
中国市场新能源行业和车型有如此快速发展,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即便在今年车市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新能源车型年销量预期却不断调高。根据中汽协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300万辆。
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离不开电池产业链不断完善成熟,而氢能产业链分为制氢、储运、加氢站、氢燃料电池应用等多个环节。相比电池产业链而言,氢能产业链更长,复杂度更高,因此真正实现大规模推广难度也更大。
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在氢能源的应用,主要在商用车方面。虽然有不少乘用车车企在氢能源车方面,已经着手布局和技术储备,但是还未有车辆正式上市。而目前在氢能源车技术领先,无疑是丰田和本田,所以本次冬奥会专门进口一批丰田Mirai,显然对于氢能源车推广有着示范意义。
由于氢能产业链门槛更高,所以单个企业“单打独斗”很难成型,因此更需要各地政府支持。所以采用城市群申报组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点,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的模式,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落地,而北京就是首批示范点之一,同时国内多地也同步推出发展氢能源补贴政策。
而北京也以冬奥会举办作为契机和牵引,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氢能在交通、发电、供能、工业等多领域全场景示范推广应用,带动全产业链技术进步与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发展。目前北京已经着手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和昌平区未来科学城氢能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
按照北京氢能源发展规划,计划2023年前,培育5-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建成37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2025年前具备氢能产业规模化推广基础,产业体系、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力争完成新增37座加氢站建设,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显然这样的目标和规划能够充分刺激氢能源车在北京推广。
制氢成本大幅降低,中石化带来关键“助攻”
可以预见在冬奥会之后,北京氢能源行业将迎来更快速发展,而北京的示范作用将有力助推全国各地发展氢能源发展。而在产业链条和配套设施初具规模后,将吸引更多车企加快研发和推出氢能源车型。虽然全国普及尚待时日,但是在一些区域内氢能源车快速增长已具备条件。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氢能源电池相比电动车存在明显优势。
尽管现在大多数电动车续航里程,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消费者在城市内出行需求,而且充电配套设施的布局密度,也基本能满足全国主要城市长距离出行,但是在面对节假日集中出行情况下,电动车续航里程不长,而且充电慢的缺点就暴露更明显。这也成为制约电动车快速增长的瓶颈。
另一方面我国发电能源占比中,煤电依然占据高比例,这实际上对于电动车实现全生命周期碳中和,带来很大障碍。相比较而言,氢能源车型不仅续航里程能达到800km以上,而车辆加氢时间短,更为重要的在于实现更环保和成本更低的制氢方式,也更具操作空间。
我国目前制氢原料超过90%均来源于对传统能源的化学重整。其中,48%来自于天然气重整、30%来自于醇类重整、18%来自于焦炉煤气重整,仅有约4%来自于电解水,降低制氢成本成为重点攻克难题。
目前国内正探索“油、氢、气、电”的联合建设运营模式,而随着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家队”开始进行相关的研发和建设,制氢规模和技术都有了重大突破。
根据中石化发布信息,今年将建设100座加氢站,预计“十四五”期间建设1000座加氢站。而随着近些年光伏成本的降低,光伏制氢已经被确认可行。因此中石化将与四家光伏企业协助,计划在全国建立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光伏站点的建立,将进一步降低制氢成本,按制氢、运氢、用氢每项流程0.7元/立方来算,氢气价格约在2.1元/立方,这让氢能源广泛应用更近了一步。
仅仅自2019年以来,国家就已发布25个关于氢能政策,广东、北京和上海这三个城市群,目前已成为实施燃料电池汽车首批示范点。虽然目前丰田和本田在氢能源车技术的领先,让不少人担心会形成市场垄断,但是看到中国品牌电动车已走向全球的成就,相信在氢能源车型上有同样的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