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插秧机连接北斗导航,全自动运行插秧机自动驾驶,株距行距均匀,苗根深,保证水稻高产。”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花川县悦来镇双星村村民赵德山指着自己的眼睛。无人插秧机说。
佳木斯市是我国北方粳稻优势产区。 4月中旬,这里的春耕生产如火如荼。经济日报记者在花川县禹城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内看到,青苗正在茁壮成长。赵德山告诉记者,5月中旬插秧机自动驾驶,合作社40台无人插秧机将“大显身手”。
“普通插秧机需要3人,无人插秧机只需1人装卸秧,通过北斗导航实现自动驾驶、自动插秧。”赵德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天可以用一台插秧机。节省成本800元。在10天左右的春播季,40台无人插秧机可为合作社节省30万元以上。
看到机械化种植的广阔前景,赵德山回到家乡创业,与村民结成合作社。 “合作社已出让1.2万亩土地,并进行了方田改造,按统一标准管理种植,实现统一品种、统一肥料、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赵德山说。
合作社东侧地块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华川科技扶贫项目”的标志十分醒目。记者了解到,通过水稻技术试验示范,当地水稻种植和收获的全过程都得到了科技的辅助。
“以前种地都是靠经验,产量不高。”双兴村村民赵磊告诉记者,他是禹城合作社7号地块的“区长”。在科技手段的帮助下,他现在已经成为一名水稻种植者。专家:“合作社每年给我4万元的土地管理费,等我管理的土地达到年产8吨的目标后,多余的稻米一半归我所有。除了土地出让收入,我一年能挣10万多元。”
“全县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华川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县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建立科技工作站和5G材料互联智慧农业国家试点。继续提高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