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亿华通发布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9.9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减少1.26亿元。
亿华通2021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图片来源:亿华通2021年财报截图
资料显示,亿华通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拥有设计、研发、制造燃料电池系统包括核心零部件燃料电池电堆的能力。该司旗下拥有30kW、40kW、50kW、60kW、80kW及120kW等型号的氢燃料电池,并于2021年12月向市场发布首个240kW型号氢燃料电池,为国内首款额定功率达到240kW的车用燃料电池系统。
亿华通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主要应用于公交车、城际客车及物流车,目前搭载该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已在北京、张家口、郑州、成都、淄博等地实现了商业化运营。自2016年推出首款商业化产品起,亿华通已累计向超过20家中国商用车制造商销售超过2,000套燃料电池系统。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0年车用燃料电池系统总销售功率计算,亿华通在中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排名第一,占市场份额为34.8%。另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最大的受益者,亿华通在2021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交强险上牌销量中,市场占有率高达29%,是2021年度上牌数量最多的燃料电池系统厂商。
随着氢燃料电池的出货量的逐步提升,亿华通的营收稳年上升。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亿华通的营收分别达到5.54亿元、5.72亿元、6.29亿元。不过营收增长的同时,亿华通的净利润却是由盈转亏。2019年-2021年,亿华通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91万元、-2252万元、-1.48亿元。
对于亿华通来说,其亏损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主要是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以及难以为继的现金流。据了解,亿华通的营业收入主要由燃料电池销售构成,主要客户有申龙客车、北汽福田、宇通客车、中通客车、吉利商用车等20多家商用车厂商,且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在75%以上。正是下游客户的高度集中,给亿华通的经营业绩埋下了隐患。
和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业务模式略有不同,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初期阶段,亿华通需要与终端客户共同进行市场开发,而下游客户的账期拖延、业务扩张规模一旦出现风吹草动,都会给亿华通带来很大的波及。作为亿华通的前五大客户之一,申龙客车母公司东旭光电2019年发生债务危机,亿华通遭受波及,回款能力至今未能回转;中植汽车同样“负债累累”,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
在此次财报中,亿华通也特别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出于谨慎性考虑,且为了进一步夯实资产质量,本期进一步加大计提了客户申龙客车和中植汽车(淳安)应收款项坏账损失的计提比例,且计提了部分存货跌价损失,因此导致公司报告期内经营业绩同比下降。
在亿华通氢燃料电池越卖越亏背后,另一个事实是氢燃料电池行业仍处于早期商业化运行阶段。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777辆和1586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35%。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指出,202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左右。
面对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净利润亏损的不断扩大,亿华通要想不断发展,就不得不持续地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投资等。
近日,亿华通披露了港交所上市招股书,拟冲击港股IPO。一旦在香港成功上市,亿华通将实现在A+H上市的格局。2016年,亿华通就曾以“氢能源第一股”的称号登上新三板。不过,由于新三板的流动性并不大,到了2020年,从新三板摘牌后,亿华通又快速奔赴科创板上市,筹资约为15亿元。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亿华通将用于未来3年的研发、提高燃料电池电堆的产能、投资及潜在收购以及与核心业务一致的公司结盟、提升品牌知名度、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集金额未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