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汽车  汽车销量排行榜  suv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  宝马x5优惠  保时捷卡宴  保时捷718  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保时捷918 

科大讯飞:懂技术,还要更懂汽车-超级汽车网

   日期:2022-06-12     作者:汽车网  联系电话:浏览:951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升级,诸如图像分类、语音识别、知识问答、人机对弈等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平民化”。

人工智能走下神坛,但紧接着就要面临难以大规模商业化的窘境。

面对前期所需的大量研发投入,难以得到应用的AI技术如无源之水,盈利水平不足始终是围绕大多AI公司头上的一朵阴云,逐步在拉低市场预期。

最终能存活下来的只能是找到自己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场景的少数者。

科大讯飞或许是其中一家。

21世纪初,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快速发展并产业化。1999年,科大讯飞正式成立,这家与BAT等科技企业一同成长起来的科技企业,选择了另一条发展之路。

2001年,科大讯飞“半汤会议”正式确定了专注语音产业的发展方向。2008年,科大讯飞成功上市,成为当时中国语音产业界唯一上市企业,并开始向人工智能领域延伸。

营收连续10年高增长,千亿目标不是梦

4月21日,科大讯飞发布了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度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科大讯飞营业收入为183.1亿元,同比增加40.6%。

科大讯飞:懂技术,还要更懂汽车

其中,科大讯飞教育产品和服务、开放平台、信息工程三大业务分别实现49.5%、55.6%、60.7%的同比增长。

在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科大讯飞是过去10年来,唯一连续10年营收年增长率均超25%的上市公司。

科大讯飞的净利润表现不及营收表现亮眼。

2021年,科大讯飞实现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4.1%,但相较于2020年净利润66.5%的增幅,其净利润增速大幅放缓。科大讯飞表示其主要原因是人员增加带来的费用成本增加。

2021年,科大讯飞研发投入达29.4亿元,同比增长21.5%,同时增加人员储备3301人,其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也均在增加。

科大讯飞:懂技术,还要更懂汽车

但在2022年一季度,科大讯飞净利润同比下滑20.57%至1.1亿元。

财报信息透露,在一季度,科大讯飞持有的寒武纪、三人行等企业股票,因股价波动导致公允价值变动确认亏损1.54亿元,这也是其一季度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科大讯飞对政府补贴的依赖也常被市场诟病。2019年-2021年,科大讯飞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4.1亿元、4.3亿元和4.4亿,占总利润比例分别为50.2%、31.2%、28.2%。

三年间,其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逐年小幅度地增长,占总利润比例逐年下降。

这代表着科大讯飞业务盈利水平正在提升。研发等成本的增加虽对当期的净利润表现有所影响,但也是其寻求长期发展的必要花费。

2021年,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重要赛事中取得10项冠军,也得益于其对研发投入的坚持。

总体来看,科大讯飞2021年过得不错。2021年四季度,其单季营收、净利分别为74.5亿元、8.9亿元,均为上市以来单季最好水平。拿另一家AI上市龙头企业商汤来说,其2021年实现营收47亿元,净亏损高达171.4亿元。

2021年3月,科大讯飞确立了“十四五”期间“十亿用户、千亿收入、万亿生态”的发展目标。

2021年的营收表现无疑给予了科大讯飞实现其“五年计划”的信心。

科大讯飞业务模式正在进行转型,将根据地业务和系统性创新作为两大核心战略规划。

在今年1月的科大讯飞云年会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道:“2021年是根据地业务的扎根之年,根据地业务占营收比重超50%,预计2022年增速将超60%。”

“平台+赛道”,科大讯飞的两架马车

在推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规模应用上,科大讯飞采用的是“平台+赛道”的策略。

科大讯飞于2010年发布了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也是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目的是通过技术赋能、市场赋能、商业模式赋能,为开发者及产业上下游资源合作伙伴提供全链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讯飞AI营销平台、讯飞智能工业平台等能力平台。 

2021年,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已经对外开放449项AI能力及方案,汇聚开发者数达293万,重点聚焦金融、农业、 能源等18个行业领域。去年10月,“开放平台2.0战略”也正式上线。

在“赛道”方面,科大讯飞以“根据地业务”作为接下来的发展核心。

按科大讯飞的解释,“根据地业务”是指各个行业赛道中真正能够创造长期价值的业务,其四个评价标准是:用户良性依存、长期经营能力、持续增长潜力、行业示范价值。

在科大讯飞主要的营收业务中,教育业务、消费者业务、医疗业务、汽车业务以及运营商业务等,均提出了具体的根据地业务类别。

2021年,科大讯飞智慧教育营收60.1亿元,同比增长49.5%,在总营收中占比达到32.8%。被科大讯飞寄予厚望的智慧医疗业务的表现不太符合其预期,2021年其智慧医疗业务营收为3.4亿元,同比增长8.1%。

其消费者领域2021年营收46.9亿元,同比增长52.2%。智慧城市和智慧汽车业务分别实现营收28.5亿元和4.4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0.7%、38.9%。

除智慧医疗业务外,其余几大业务均保持着较高的增速。

按照科大讯飞的计划,其2025年千亿营收目标的达成,教育业务要贡献300亿元,医疗、消费者智能硬件和开放平台各贡献200亿元,汽车业务、运营商、智慧城市3个领域各100亿元。目前距离目标均差距不小。

从教育教学到智慧城市,科大讯飞包含2C、2G、2B等多种业务模块,繁杂的业务给科大讯飞带来多样化的营收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研发及人力成本。

科大讯飞还在不断探索其商业模式,但若不能实现大规模的AI技术商用化,千亿营收也只是一张大饼而已。

当前,智能语音依然是科大讯飞的基石,科大讯飞若能进一步发掘智能语音应用前景,或将给科大讯飞的盈利带来益处。

智能汽车就是科大讯飞较为看重的一个方向。

科大讯飞的智能汽车野望

汽车智能化之路已然启程,用户对汽车产品“科技感”的要求正在上升,让语音交互等智能化技术在汽车中的渗透率逐渐提升。

多样的人机交互方式也成为智能汽车的重点发展方向,其在带给用户更多趣味化的驾驶体验的同时,也带来对驾驶员“解放双手”的助益。

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技术尚不成熟的今天,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无法完全摒弃方向盘,当前,语音交互仍是车内最直接、最安全的交互方式之一。

亿欧智库发布的《2022中国汽车智能化功能模块系列研究-语音交互篇》数据显示,在2021年中国新发布乘用车当中,语音交互功能在座舱内的渗透率高达86%。

2021年,中国语音交互车端应用的市场规模为22.2亿元,亿欧智库预测,2022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26.1亿元。

科大讯飞以语音技术为基点,加速语音交互在驾乘场景中的的应用,向更加完备的智能座舱迈进。

2021年,科大讯飞智慧汽车业务实现多模语音增强、多模融合交互等技术突破,发布了飞鱼智能车载音频管理系统。

科大讯飞智慧汽车业务实现前装700万套,新增交付车型200多个,达成合作车企40多家,定点储备增长90%。截至2021年底,科大讯飞累计交付车型1200余款,汽车前装累计搭载量逾3900万套。

科大讯飞汽车业务在2021年实现营收4.5亿元。科大讯飞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其智能汽车业务未来3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超10亿/年。

科大讯飞:懂技术,还要更懂汽车

从智能语音到智能座舱,科大讯飞也正在探索智能汽车更多领域。

去年6月, 刘庆峰在一封内部全员信中,官宣了科大讯飞将进入自动驾驶行业。

今年5月,科大讯飞汽车智能驾驶科技总部项目签约落地无锡经开区,科大讯飞将在无锡设立讯飞汽车智能驾驶科技总部公司和讯飞无锡公司。

刘庆峰表示,科大讯飞将以此为契机,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教育、医疗、城市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显然科大讯飞并不满足现有的智能汽车产品规划,也想在自动驾驶这块汽车智能化高地中,占得一席之地。

但科大讯飞进军自动驾驶的时间或许偏晚。

自动驾驶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从L2向L3、L4等更高级别自动驾驶迈进。传统主机厂、造车新势力等均在逐步完善自己的自动驾驶产业链,Robotaxi、环卫物流等各个自动驾驶细分场景也已出现具备代表性的企业。

此时科大讯飞进入自动驾驶行业虽说可以减少许多的试错成本,但想从一众自动驾驶先行玩家口中夺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亿欧智库分析师李浩诚认为,对于科大讯飞这类AI企业,想要入局自动驾驶,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这类企业对汽车本身的理解普遍不足,“科大讯飞懂技术,但不够懂汽车。”

技术发展不可一蹴而就,前期所需的大量研发投入也是一道难关。

科大讯飞并非毫无准备,其在环境感知、数据处理等自动驾驶关键技术板块已有所储备。早在2018年,科大讯飞在丰田技术研究院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联合发起的国际道路图像语义分割测试集KITTI中,刷新了世界纪录。

伴随着科大讯飞与广汽、江淮等主机厂的合作深入,主机厂们对科大讯飞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从智能音频产品到智能座舱、再到之后可能出现的智能驾驶产品,存在一条清晰且逐渐深入的发展路线。

科大讯飞的真实目的在于逐步完善自身的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同时,以此为基,辐射至智慧城市等更广泛的领域,完善自己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结语

人工智能走进现实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一众AI企业均在探求可以落地的使用场景。

科大讯飞也在这个过程中被迫转型为多面手。

或许搭上智能汽车这股东风,科大讯飞能够构建一条潜力十足的营收渠道,但目前,智能汽车业务对科大讯飞的营收贡献不甚乐观。

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并能为之坚持践行的商业模式才是科大讯飞等AI企业的当务之急。

 
打赏
 
更多>相关资讯

最新发布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联系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