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的卫生间装修高雅
在房车里感受家的氛围
进入房车看看发生了什么
说起房车,很多人会立刻想到曾经火爆的贺岁片——《再见你还是你》。葛优言饰演的“刘源”,一个在美国流浪的中国青年,没有固定的住处,整天开着房车到处乱逛。更不用说,他的房车在厨房、客厅、浴室和卧室里都有。就像是“车轮上的家”,让人羡慕不已。
如果说房车在前几年只是一个时尚概念,或者是外国电影中的新事物,现在它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
去年5月,北京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率先引进4辆美国旅游房车,生活配套齐全。虽然最贵的一天要3000元,但这款车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北京年轻人的追捧。
今年7月,第三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上,每天都有数十人排队进入汽车参观。这种引起强烈关注的车辆是我国第一批生产的柴油机多功能房车,也就是俗称的房车。
今年8月,在上海龙华机场附近的一家特种车制造厂,五辆造型生动的“移动房”——拖车式房车下线。 “上海制造”房车的诞生,让向往“房车梦”的人们终于可以实现。 (本报记者季颖)
第一批国产房车在上海下线的消息,虽然只是报纸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的点缀,但依然引起了记者深入采访的兴趣。
当五个统一的奶油黄色“森林小屋”出现在他们面前时,记者不禁有些惊讶。 “精妙”,记者脑海中闪过这样一个词。无论是白色的门、小窗户,还是门上方别出心裁的玻璃风灯,以及房车内统一的花纹和优雅的装饰,都简约而精致。尤其是奢华的大浴室和三角形的按摩浴缸,哪怕是四星级或五星级的豪华酒店。 “光是卫生间地面的马赛克地砖,每平方米就3000多元。”工作人员徐女士介绍。
考虑到房车的特殊性,该车的内饰设计非常“人性化”,安全、方便、节省空间。因此,25平方米的室内面积,浴室、家具、床铺满了,却不给人拥挤的感觉。徐小姐告诉记者,这5辆房车是日本公司订购的。主要是放置在景区内的“活动房”,在外观和室内设计上都不同于欧美常见的房车。
作为中国第一批生产的拖车式房车,造价低廉是上海产房车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据介绍,我国现有房车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价格一般在30万元以上,而上海产房车价格只有10万元以上。大连、秦皇岛等地的一些旅游公司闻讯后10万元房车有那些,纷纷向上海扔绣球。
恰巧,在上周末的一档电视剧中,与葛优合作出演电影《无间道》的“北京胖子”傅彪谈了很多关于自己的车的事情。明星们关于心爱房车的趣闻,比如哪位导演喜欢睡在他的车里,哪位女明星用过车里的洗手间等等。也许用不了多久,上海的潮人就会开车到城市生活,房车里的乡村。
10 名美国人拥有 1 辆房车
房车在中国被认为是新生事物,其实在欧美很多国家都很常见。
回顾房车的历史,它的原型在汽车发明之前就已经存在,即吉普赛大篷车。在欧洲,房车被称为CARAVAN,意思是大篷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人在家用汽车上增加了帐篷、床、厨房设备等。到1930年,房车沿用了飞机的结构设计,配备了舒适的床、方便的厨房、供电和供水系统。二战后,美国发达的高速公路系统使房车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1950 到 1960 年代,许多房车制造商开始了自己的业务,加速了房车的普及。
房车在欧美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甚至生活的一部分。记者从《纽约时报》获悉,美国每年生产超过30万辆房车,家庭房车拥有率约为9%-10%。新房车的年零售额为 90 亿美元,过去 5 年售出超过 140 万辆新房车。在欧洲,房车正成为年轻人的新选择,因为买房车的费用比买固定房便宜很多,而且使用方便。
房车市场前景看好
过去,由于我国没有生产房车的企业,进口房车数量少,价格高,难免“高低不一”。因此,像傅彪这样亲自购买房车的“吃螃蟹”者寥寥无几,而租房车的人大多是公司或影视剧组。如今,随着平价房车的量产,很多人开始关注房车市场的广阔前景。
先生。不到30岁的沉某是上海知名汽车网站“X-car Club”的会员,拥有一辆威驰轿车。得知上海也能造房车的消息后,他们非常兴奋。有几个还在赶时间,想马上去看看。如果他们喜欢,他们可以买一个。许多像我这样的汽车爱好者都有一个“房车梦”。”
先生。从外地来上海发展的王某,最近看了几套房子,打算在上海落户。得知上海房车“发布”的消息后,他有了新的想法。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他原本打算在外环路附近买一套一房一厅50平米的房子。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总价在25万到30万元左右。如果买房车,再加上10万元以内的家庭经济型车作为拖拉机,总价也在这个范围内,但房车一步到位。据记者了解,有类似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尤其是“新上海人”。
对于房车厂商来说,谁先进入这个市场的“处女地”,最有可能找到“第一桶金”。中天高科专用车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李斗是国内首批在7月长春国际车展上赚足“眼球”的多用途房车制造商之一,他透露工厂销售了一辆车展前两天。一辆自走式旅行房车,一位客户已经交了定金准备近期提货。
房车发展的关键是配套组件
的确,正如上海一家生产房车的特种车制造商徐小姐所说,“我们的房车设计和制造技术没有问题。”但是,房车在中国的推广还存在很多“障碍”。
首先,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比如RV的定义。北京有这样一个故事:一辆旅游房车上路没多久就被几名交警拦下。再比如,房车分为两种:自行式和拖车式。拖车式由于其内部设施齐全,人们居住舒适而更受欢迎。但是,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上禁止挂车式房车。因此,房车要想与公众“近距离接触”,首先要从交管部门取得“出生证”。
其次,房车需要相应的露营地建设,解决车辆的供电、供水、排污等问题。房车的供水、供电、排污均通过车下管道与外部设备相连。在国外很多地方都有房车停放区,配套设施齐全,但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
第三,房车虽然流动性较大,但在一定区域内相对固定10万元房车有那些,车辆聚集过多时往往会形成“小社区”。例如,在美国的长岛,“RVers”经常一起开着自己的汽车,建立自己的社区。就这样,停车场成了他们的固定地址。有时,为了将房车集群打造成一个像样的社区,房车车主必须收取基本的物业管理费,并轮流担任社区保安。当中国房车开始上街时,各大城市的管理者们也不得不担心这些“新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