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2022年一季度全国汽车产销数据。
今年3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4.1万辆和223.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3.4%和28.4%,同比分别下降9.1%和11.7%。1-3月,全国汽车产销648.4万辆和650.9万辆,同比增长2.0%和0.2%中汽协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分别比前两个月回落6.8个和7.3个百分点。
“从汽车消费端看,消费动能明显不足,与同期相比,呈现一定幅度下降。”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向包括《中国经营报》在内的记者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有的超出预期。国内疫情近期多发,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经济循环畅通遇到一些制约,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从汽车供给端看中汽协 新能源汽车销量,芯片短缺的情况没有得到明显缓解,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进一步推高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汽车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一定影响,总体形势不及预期。”付炳锋进一步表示。
不过,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4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9.3%,战略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在整车带动下,动力电池交易量持续大幅度增长。从中汽协公布的数据看,1-3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65.0GWh,同比累计增长172.6%。其中三元电池累计销售27.5GWh,同比累计增长116.8%;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售37.4GWh,同比累计增长235.5%,高于行业整体增速水平。
动力电池装车量紧跟新能源汽车销量大盘走势,1-3月累计达51.3GWh,同比累计上升120.7%。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21.4GWh,占总装车量41.6%,同比累计上升54.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29.8GWh,占总装车量58.2%,同比累计上升217.9%。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马小利指出,近日,因动力电池关键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已由材料下游电池端传导至车端,影响了汽车市场未来稳定增长。动力电池关键材料上涨的原因包括:锂盐价格大幅上涨(其中不乏有恶意炒作现象)、矿产资源供需关系紧张且主要依赖进口、国内外锂盐价格存在较大差距。
为保障动力电池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中汽协提出建议:尽快促进上游原材料价格回归理性;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保障中长期动力电池原材料供应;加快国有资本战略布局。
“展望全年形势,受宏观经济影响,汽车行业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付炳锋指出,地方应尽快将国家有关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细化落地,企业也应继续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付炳锋还提出建议,政府部门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包括以往行之有效的购置税减半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