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市场最高端的一块细分领域——超豪华SUV市场,已经逐渐引起跨国公司的重视。
日前,欧洲媒体报道,同属于大众集团旗下的宾利和兰博基尼,正着眼于开拓新市场,生产价位在20万~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4万~155万元)之间的超豪华SUV。这是继去年推出超豪华SUV概念车后,这两个超豪华品牌再一次表露生产SUV的决心。中国作为超豪华品牌车型消费增长的热土,无疑将成为超豪华SUV最先试水的市场之一。跨国公司在SUV领域的争夺,开始慢慢延伸至超豪华车型领域,而这一领域的市场格局,也将由保时捷卡宴的一枝独秀,演变为诸多超豪华SUV的“百家争鸣”。
超豪华SUV都在瞄准中国市场
从去年开始,生产SUV的计划就已经摆在了很多超豪华汽车制造商高管的桌面上,有些甚至推出了面向量产的概念车,其中就包括宾利和兰博基尼。
最近传出消息,宾利在去年亮相的首款SUV概念车EXP 9 F Concept将于2015年实现量产,量产车型命名为Falcon。在概念车的基础上,宾利将对这款车进行重新设计,计划年销量为3000辆。
保时捷在去年北京车展推出的第二代卡宴GTS如今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市销售。而在十几天之后开幕的上海车展上,观众有望再次见到兰博基尼首款SUV Urus,这款车型的概念车在上一届上海车展全球首发,计划2016年实现量产。距离量产最近的或许是玛莎拉蒂SUV概念车Kubang,去年在北京车展亚洲首发后,玛莎拉蒂对这款车加快开发速度,将于2014年量产。
作为世界顶级豪华车品牌,劳斯莱斯自然也不甘示弱。早在去年下半年,坊间就传出劳斯莱斯将开发超豪华SUV的消息,这款车是劳斯莱斯针对宾利EXP 9 F Concept推出的应变策略。但劳斯莱斯官方对此没有任何回应。近来,劳斯莱斯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该公司亚太区域总监保罗?哈里斯称,劳斯莱斯不排除未来将开发SUV,但目前没有这个的计划。显然,这句话已经为劳斯莱斯开发超豪华SUV埋下了伏笔。
阿斯顿?马丁研发SUV的计划出台得更早。2009年就展示了Lagonda Concept概念车。2012年年底,该公司重启这项计划,预计在2015年推出量产车型。
宾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劳斯莱斯、阿斯顿?马丁,再加上早已涉足超豪华SUV领域的保时捷,这几乎是超豪华品牌的全部阵容。几大品牌共同进军超豪华SUV市场,注定将为这一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竞争格局。
卡宴热销 点燃超豪华SUV市场热情
截至目前,超豪华SUV市场真正实现量产的只有保时捷卡宴,也正是由于卡宴的热销,坚定了其他超豪华品牌进军SUV市场的决心。
近年来,超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实现强劲增长,保时捷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2012年,保时捷在华销量达到31205辆,同比增长28.2%。这一成绩使中国成为保时捷全球第二大市场。而在保时捷去年的总销量中,有超过60%的销量是卡宴贡献的。可以说,卡宴是保时捷在华热销的“第一功臣”。
卡宴的热销无疑“刺激”了其他超豪华品牌,从卡宴口里分一杯羹,或许就是超豪华品牌争相推出SUV的初衷。
中国SUV市场的火爆则是导致超豪华SUV纷至沓来的另一因素。2012年,在汽车市场小幅增长的背景下,中国SUV细分市场却实现了“井喷”增长。这一年,SUV销量达到183.7万辆,同比增长22.7%。换一个角度,在高档以上车型市场,2012年总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增长同样迅猛。超豪华SUV横跨这两个细分市场,消费潜力极其巨大。
此外,欧洲市场目前正经历低迷期,这也使超豪华品牌深深地认识到,抢占在中国和美国具备较强成长性的SUV市场,才是维持发展的重要方向。
正是由于卡宴的热销和SUV市场的火爆,计划所有超豪华品牌都对于SUV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兰博基尼总裁兼CEO史蒂芬?温克尔曼预计其SUV车型每年在全球的销量将超过3000辆。“兰博基尼SUV在未来将有更高的增长率。”他说。宾利董事长沃夫冈?杜翰墨也说,我们越是研究SUV车型的新点子,就越是觉得有信心。我们相信这对宾利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中国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SUV和超豪华车市场的潜力,奠定了超豪华SUV的市场前景。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富裕家庭开始选择超豪华SUV。超豪华SUV比轿车更能彰显个性,有更强的路况适应性,操控感受上也非常独特。在拥有了高档轿车和跑车之后,再拥有一辆超豪华SUV,更能凸显自身的财富、身份和品位,获得更出众的操控感受。而在中国SUV市场,超豪华车领域是为数不多的“蓝海”,尽管绝对容量不大,但创造的利润远超其他细分市场。这对于超豪华品牌来说,是难得的机遇。
但更重要的是,挑战也同样无处不在。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大排量、高油耗的超豪华SUV显得不那么“应景”,其太过高调的外形也相对难以被低调的中国富人所接受。政策的限制也是超豪华SUV进入中国市场的障碍。基于节能减排的考虑,我国对于大排量车发展总体持抑制态度,一方面在大排量车进口上会加大调控力度,另一方面,则通过各种政策对油耗进行管理。如近期出台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这将对企业在中国投放超豪华SUV产生一定影响,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平衡超豪华SUV的高油耗,将对各大车企提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