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工厂升级,为“后汽车时代”提供全新车辆流体解决方案。
◆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动汽车与混动汽车的电池模块,提供热管理解决方案。
◆关注“后汽车时代”智能汽车数字化应用前景。
◆布局上海、常熟、青岛、长春4大生产基地,快速响应中国汽车市场需求。
2018年10月18日,科技公司大陆集团青岛新工厂升级入驻中德生态园,为中国汽车市场提供高品质胶管产品和车辆流体系统解决方案;并特别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出适用于各种冷媒介质的电池冷却系统解决方案及燃料输送、进气、热能管理的高性能管路应用。大陆集团康迪泰克事业群中国区总裁,祁松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速增长,为整个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契机。我们将根据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不断扩大在中国本土的技术研发与生产经营,提供超越橡胶的智能解决方案,以实现在中国市场长期发展的承诺,为推动中国在‘后汽车时代’的快速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中汽协最新数据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今年1-8月产销同比分别增长75.38%和87.96%,远远高于整体汽车产销量2.77%和3.53%的增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我国即将步入“以新技术打造低碳节能环保的交通出行”的“后汽车时代”。汽车工业诞生至今,百年来大陆集团一直作为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大陆集团所提供的车辆流体系统解决方案更是承载了国内外各大汽车子部件与系统的管路集成,通过发挥重要的连接力量,保障汽车高效、持久、稳定的运行。后汽车时代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也对车辆流体系统解决方案提出了新的考验。
适用于各种冷媒介质的电池冷却系统解决方案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模块被视为汽车系统的关键核心,针对电池打造的车辆流体冷却系统解决方案,能够为整个汽车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基本保障。对于大部分汽车零部件厂商而言,面对电池模块的精细部件与短路风险,要想构建稳定的冷却系统并不容易。大陆集团车辆流体系统凭借新型胶管组件的开发与应用,为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带来基于油冷、水冷、制冷剂等先进技术应用的冷却系统解决方案,既保障了汽车电池最佳工作温度,又增加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续航里程。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大陆集团提供的电池冷却系统解决方案凭借新型的一体化和集成化技术,进一步减少了汽车运行中管路系统的失效风险;通过橡胶、塑料和金属等材料的创新应用,实现了汽车系统的轻量化与动态负载的稳定性。
热管理的高性能管路应用
大陆集团车辆流体系统不仅为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电池应用提供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利用其广泛的材料和工艺专长,为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带来动力支持,搭载氢气燃料的管路与高低压进气管路,能够使氢气燃料与氧气能够进行充分的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并输送更多电能,驱动电机高效工作。另一方面,针对燃料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热量所可能带来的烧坏电解质膜风险,大陆集团车辆流体系统生产了用于热能管理的水冷管路,以承载高纯度水冷介质,快速地将燃料产生的热量带走,确保了燃料电池在运行环境中的高度电力容量;同时,所有管路兼具了阻燃、低电阻特性,更好地保障了汽车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
关注智能汽车数字化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数字化带来的高效能源配置,智能汽车成为后汽车时代另一个标志。大陆集团表示,作为汽车系统的重要连接通道,车辆流体系统在未来有望承载数字化信息的流通与反馈,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价值,公司将关注车辆流体系统数字化应用方向,努力为汽车工业智能化转型构建高效的智慧网络。
布局4大车辆流体生产基地,快速响应中国汽车市场需求。
针对所有汽车领域,大陆集团车辆流体系统覆盖了空调管路、进气管路、加热/冷却管路、发动机与动力传动系统等业务单元,提供了100余种的车辆流体系统产品,并为全球客户带来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目前,大陆集团车辆流体系统已在中国上海、常熟、青岛、长春四大城市开设工厂,全面满足中国市场对于车辆流体系统的需求。例如,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市,大陆集团车辆流体系统工厂的布局在提供相对完整的车辆流体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全面满足中国一汽及更多国内外汽车厂商的需求。公司称,未来将继续挖掘更多需求,为中国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
青岛新工厂鸟瞰图
大陆集团车辆流体系统产品图片
大陆集团致力于开发创新技术和服务,为人们及其货物提供可持续性的互联驾乘和运输解决方案。科技公司大陆集团成立于1871年,为车辆、机械设备、交通及运输领域提供安全、高效、智能且经济适用的解决方案。2017年大陆集团销售额为440亿欧元。目前集团在全球员工数量超过243,000名,遍及60个国家和地区。
康迪泰克是全球领先的行业专家之一。作为大陆集团的事业群,康迪泰克为客户提供具有连接性、环保、安全和便捷的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用于工程车辆,铁路和公路,无论是空中,地上还是地下,工业环境,食品领域乃至家具工业。事业群在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员工约47,000名,销售额为62亿欧元(2017),作为全球产业合作伙伴活跃在亚洲、欧洲、北美和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