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发布的消息,北京时间13日22时7分,福岛县东海岸发生7.级地震,日本本州,附近可能会发生海啸。不过,长期研究日本地震的东京大学教授古村隆表示,应该不会发生海啸,但近期可能会发生高强度余震。从已经公开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东京和福岛地震的震感强烈。地震导致东京周边地区约95万户家庭停电。具体伤亡人数仍在统计中。
也许很多人对地震的印象还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不知道7.1级地震是什么意思。 7.0 级地震相当于 320 万吨 TNT 炸药。日本福岛附近发生如此强烈的地震,自然会再次牵动日本敏感脆弱的神经。虽然日本人抗震经验丰富,建筑设计时也考虑到了抗震性,学校甚至还有专门的演练,但面对如此巨大的“原子弹”,人手终究会耗尽。
日本地震前的照片
作为一个狭长的岛国,日本80%的资源依赖进口,核电约占日本的30%。核电站仍然存在,考虑到新能源利用所需的时间以及火力发电等其他发电方式的高成本,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有效的方法。替代核电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虽然日本声称地震暂时没有对福岛核电站造成破坏,但福岛附近海域的地震肯定会为日本的核安全敲响警钟。如果再次发生类似福岛核电站泄漏的事故,这将是日本难以承受的负担。
去年10月,日本宣布计划从2022年起减少福岛核电站泄漏产生的百万吨核污水,待辐射浓度达标后排入太平洋。这一计划遭到了世界各地的抗议和反对。虽然日本声称核废水经过稀释后,有害物质氚的排放量极低,符合安全标准。如果人类长期生活在氚辐射下,可能会导致细胞死亡、基因突变等。例如,近年来,日本渔民经常捕捉到形态异常的海洋生物。虽然没有证据表明罪魁祸首是福岛核电站泄漏,但这毕竟是。这是悬在日本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此次地震无疑将再次引起日本民众的焦虑和世界各国的关注。
日本计划将核污水排入大海
其实,日本已经走上了“完全无核化”的道路,尽管这步子有点小,甚至还面临着倒退。根据日本2018年发布的《第五次能源基本规划》,其电力结构优化目标保持不变,其中风电、光伏等可再生新能源占比22~24%,核电占比20~22%,火电占56%。作为世界第六大海域的国家,海上风电机组的综合建设已被纳入日本进程。据测算,日本海上风电潜力巨大,储量高达600GW。然而,截至2018年新兴重工地震救援车,日本只有约50MW海上风电项目在运行,相当于在运行的风电机组不足30台,远低于日本的风电机组出口量。
从目前相关产业积累的实力来看,仅仅依靠国内实力是远远不够的。日本三菱重工、东京电力等巨头正在积极引进外资,并不断加强与欧洲在这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具有强烈紧迫感的日本人已经开始迎头赶上,中国在这一领域也不甘示弱。截至2020年9月底,我国海上风电并网容量已达750万千瓦,在建规模约1100万千瓦。预计到2021年底新兴重工地震救援车,我国海上风电规模将超过英国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一。不得不承认,中国与英国、德国在海上风电建设方面还存在差距。部分核心风机制造项目仍需进口。但回顾我国新能源发展历史,我国陆上风电产业发展最快的时间是2005年到2010年,光伏产业从2015年到现在持续领跑世界,是一次超越之旅一次又一次。
不会活着看着邻居。事实上,日本的能源问题和核电焦虑在我国也存在,尤其是今年寒冬煤价飙升以及部分地区政府限制空调等措施。除政策因素外,目前制约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瓶颈主要来自风电转换技术创新和运维降本增效等方面。在风电转换的技术竞争中,中国并非处于绝对劣势,但纵观全球第三方运维公司,没有一家中国公司能进入前30。随着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一系列新技术无疑将助力中国实现智能化运维,新兴的完整产业链将再次形成。此外,日本地震再次引发人们对核电站的担忧。毕竟,所谓的保护,是因为不可控的因素,特别是面对自然而脆弱的。因此,在能源隐患日益突出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准备。尽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