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汽车  汽车销量排行榜  suv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  宝马x5优惠  保时捷卡宴  保时捷718  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保时捷918 

吉利更猛长城更稳,多元化这步棋对吉利是危险的吗?-轿车网

   日期:2022-05-13     来源:中国农业网    作者:汽车网  联系电话:浏览:251    

【蓝科技观察】吉利更猛长城更稳,两者在多元化与行业聚焦中走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近日,吉利要收购魅族手机的消息引起了汽车圈广泛的关注,而这距离吉利宣布进入高端手机领域仅仅过去了4个月。

虽然两家公司对于收购信息没有任何的反应,但也正是这种归于平静的状态让无数人对于两家企业的合并充满了想象。一旦上述交易完成,这无疑是2022年科技圈的一大里程碑事件。

魅族会不会借此走出泥沼迎来蜕变,还不能有定论。但至少,吉利借此完成手机从0到1的过程,迎来“车机协同”的突破。

吉利早已不是当初只有汽车产业的那个吉利。从汽车赛道出发,向多元化行进。无论是全资收购沃尔沃、9.69%的股份成为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的大股东,还是在网约车、出行版块的投资入股,亦或是开展汽车运动、加码教育开办汽修学校等诸多领域,吉利多元化的本质上是围绕汽车产业这一本体来进行的。

和小米、华为等先有手机后进入汽车产业不同,和小米华为相比,吉利则是“逆发展”。当吉利汽车产业达到一定的时机时,搭建汽车生态链则是其必然。

其一,手机与汽车业务的互补。去年李书福曾公开表示,“手机业务对整个吉利汽车工业来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手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带来车机更好地发展,车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够推进智能座舱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能够帮助智能电动汽车竞争力不断地提高。”

在李书福看来,手机是快速迭代的随身移动终端,是电子产品市场验证及软件创新的应用载体。既能让用户尽快分享创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转移到汽车中应用,实现车机和手机软件技术的紧密互动。

其二,魅族手机“瘦死骆驼比马大”。魅族手机曾经被誉为中国手机界的“黄埔军校”,如今的众多手机品牌中,都能够看到些许魅族曾经的影子。

即便魅族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但对于一直存活且一直更新的魅族来说,还是有一点儿价值的。吉利一旦完成对魅族的收购,能直接拥有魅族在手机方面的经验与技术,包括整个团队。

其三,吉利正在完成着“车机协同”梦。如果说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未来汽车硬件技术落地的本质,那么物联网下车机协同便是未来汽车软件技术的落地。

李书福曾表示“在未来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依法构建企业护城河已成大趋势,手机可以链接车联网、卫星互联网,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做强生态圈,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多屏互动生活体验。”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吉利想要将手机作为汽车未来生态中的一个重要组件。这也意味着,手机将加速万物互联的落地。同时,汽车和手机作为消费者智能生活的终端和入口,最终也将形成一个生态闭环。

那么长城汽车呢?

专注是长城最强大的武器

相对比吉利的多元化发展,长城的发展之路就稍显“单薄”。

“长城专注造好汽车,不造手机,也不上天”,长城汽车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进行过类似企业发展的表达。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曾言,“这么多年,有人投资房地产、有人投资金融,长城汽车从没有跨越过与汽车不相关的业务,我们一直在汽车领域深耕细作。”

正是专注和专业,长城汽车迎来了厚积薄发的时代。2021年疫情反复、供应链紧张、芯片缺乏,但长城依然取得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资本市场,长城汽车市值一度突破了6000亿,成为中国自主中第二高市值的整车车企。在市场上,长城汽车实现了双创记录。新能源汽车方面,在2021年的128.1万辆销量中,长城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销售13.7万辆,在总体销量中占比达10.7%,创历史新高。海外销售达到了142793辆,同比增长103.7%,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

根据长城汽车2021年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1363.17亿元,同比增长31.95%,净利润67.81亿元,同比增长26.45%,单车平均售价超过10.64万元,同比增长14.50%。从128.1万辆到1363.17亿元,长城无论是从销量还是营收方面都创造历史。

随着汽车消费从传统出行向智能化转变,长城汽车开始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转型。作为第一个提出“全栈自研”的自主品牌,长城汽车也成为了技术做雄厚的车企之一。2021年,长城汽车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加速转型,正式发布2025战略,开启电动化与智能化新赛道进阶新征程。

2021年,长城汽车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布,随后在6月的长城汽车科技节上,长城汽车又曝光了一系列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新技术,集中展示了包括无钴电池、智慧线控底盘、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等在内的112项创新技术成果。

根据计划到2022年,长城汽车第四代电子电气架构将在国内首发;2024年,拥有“中央大脑”智能区域控制的第五代电子电气架构将量产。这意味着,长城汽车在汽车智能化的顶层设计上,将进入领先阵营。此外,长城汽车还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在传统燃油动力总成、新能源电池、氢燃料电池、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各领域都保持着行业领先技术实力的企业。

重点聚焦“2025战略”,长城汽车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到2023年,长城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人员,会在现有的1.5万人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万人。到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

吉利、长城面临的压力

吉利方面,多元化的布局发展上,资金的储备成为发展的胜负手。多元化无疑能够为一家企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庞大的战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根据吉利汽车2021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来看,2021年上半年营收达45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净利润为24.1亿人民币。相比较疫情前的利润水平接近腰斩,在营收增速方面也不如其他多家自主品牌车企,盈利能力下滑的趋势已经显现。

然而,在盈利下滑之下,吉利依然在不断发展多元化路径。从教育到火箭、从新能源汽车到手机业务、从收购汽车品牌股份到投资出行业务,吉利的版图越来越大,这也预示着吉利的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

当前汽车行业的红利将尽。在中国市场,随着“以技术换市场”的政策完结、造车新势力的崛起,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汽车市场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方面,由于出行政策及其他原因,中国汽车市场不会出现出现十多年前的高增长局面,行业的巅峰已过。另一方面,新能源车是可见的趋势。长城汽车正在面临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时期。

如今,长城汽车也面临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近几年,长城汽车刚刚从合资、外资汽车品牌的包围中突围,旗下的哈弗、坦克车型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不过在新能源政策之下,长城必须要快速转型。

长城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要实现全球年销400万辆的规模、3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规划。这样的目标远超其他对手,也远超国内2025年新能源销量占比20%的行业总目标。

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只有让时间来见证。吉利多元化的道路很猛,长城专业制造汽车更稳,但谁都没有绝对的优势。作为国内自主品牌双雄,他们的差异或在三年后更加明显。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 未经授权任何网站及平台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原文标题 : 吉利更猛长城更稳,多元化这步棋对吉利是危险的吗?

 
打赏
 
更多>相关资讯

最新发布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联系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