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的历史叙述只关注中原王朝,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构成了古代史的主体。然而,这远非我国历史的全部,除了汉民族,我国边疆地区还有许多其它的民族,他们的历史同样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20世纪80年代之前高丽,我国普遍认为高句丽属于朝鲜历史,即使古代也一直将高句丽简称为“高丽”,并与朝鲜的王氏高丽相混淆。这一问题在古代并不重要,因为辽东也好、朝鲜也罢,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郡县或者藩属;然而在今天,高句丽的历史归属变得重要起来,也成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原因在于,韩国认为高句丽属于韩国历史,这也正是韩国人将韩国古代的版图画的如此巨大的原因之一,也正是韩国人觊觎我国东北领土的历史依据之一。与韩国相反,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东北的历史,并认为高句丽属于我国东北的古代史。
1、东北,对今日中国的形成极为重要
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但今日中国的形成则源于华夏衣冠南渡和东北民族的不断入主中原。衣冠南渡,将长江以南变成了华夏文明的核心区;东北民族的不断南下,使我国从一个汉民族的小中国逐渐演变为一个多民族的大中国。
东北地区的民族,除了华夏族以外,由三大族群组成,即东胡、肃慎、秽貊。其中,鲜卑、契丹、蒙古均出自东胡;靺鞨(渤海国)、女真、满族均出自肃慎;而本文所说的高句丽便出自秽貊一系。
2、高句丽的民族构成
高句丽这一称呼的出现,是在西汉时期。《后汉书》中记载,汉武帝在元封三年,即公元前108年灭卫氏朝鲜,以高句丽为县。
也就是说,最迟在公元前108年,高句丽之名已经有了。高句丽县,在今辽宁省新宾县,在汉朝隶属于玄菟郡。
人类文明数千年,每个民族都有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汉民族如此,高句丽也不例外。
高句丽族群主要源自秽貊,由秽貊解体之后的各支后裔,比如高夷、扶余、东秽、小水貊等组成,这一点在我国汉朝至南北朝时期均有记载,至公元5世纪后期,南朝齐还称高句丽为“东夷小貊”。
在秽貊的这几支后裔中,扶余人又构成了高句丽的主体,其中高句丽国的建立者朱蒙便是扶余人。之后随着高句丽的强大,秽貊的各支后裔也不断加入了高句丽。
高句丽族群中也有非秽貊系的成员,随着高句丽版图的扩张,汉人、鲜卑人、肃慎、百济等也逐渐加入了高句丽,他们有的是主动投奔,有的则是战俘。
因此,高句丽的族群可以分为两部分,秽貊系和非秽貊系,而秽貊一系中的高夷和扶余则是主体。
3、高句丽的国祚
高句丽本是汉朝的一个县,至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此建立高句丽国。
高句丽的,是随着中原的内乱而发展壮大的,其曾在244年被曹魏的毋丘俭摧毁了国都,曹魏以为灭了高句丽,但不久高句丽又重建了国都丸都城。
至南北朝时期,高句丽攻占了辽东,逐渐成为中原王朝的一大威胁。隋唐两朝历四帝70余年一定要攻灭高句丽,便是因为它占据了汉民族的传统居住地辽东,不灭高句丽不足谓“一统天下”。
至公元668年,唐高宗时期,唐灭高句丽。从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高句丽政权有705年的历史。
4、高句丽简称高丽的时间
高句丽,在我国古代简称高丽,这是事实,但汉魏时期,我国中原王朝一直是称其为高句丽的,那么这一简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答案就是南北朝这一乱世,这一时期高句丽吞并了辽东,成为东北地区的一个大国,是高句丽的极盛时期。
《魏书》(即北魏)有高句丽的传记,文中都写作“高句丽”,不过而其中的《百济传》中涉及高句丽,则高句丽和高丽混用,说明当时已经开始将高句丽简称为高丽。
《北齐书》则直接称之为高丽,天宝元年(公元550年),
是年六月已卯,高丽遣使朝贡。九月癸丑,以散骑常侍、车骑将军、领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丽王成为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
与北朝相比,南朝从刘宋开始便简称其为“高丽”:
元嘉十年(公元438年),复为索虏所攻,弘败走,奔高丽。
因此,高句丽之名至迟在公元5世纪便开始简称为“高丽”,南北朝时期属于“高句丽”和“高丽”混用时期,而隋唐时期,则直接称之为“高丽”。
5、高句丽灭亡后,其族群的归属
公元668年,高句丽在李勣和薛仁贵的水陆两路大军的攻击下灭亡,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可是,一个政权的灭亡,并不意味着族群的消失,那么,高句丽人最后都去向了何方呢?
高句丽的内迁中原,始于唐太宗时期,集中于唐高宗时期。原因在于李世民曾重创高句丽,而李治则灭了高句丽。
高仙芝
比如,《资治通鉴》记载:
贞观十九年,凡征高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等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即中原)者七万人。
这是李世民时期高丽,在唐高宗总章二年,唐灭高丽之后
徙高丽户三万八千二百于江淮之南,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之地,留其贫弱者,使守辽东。
按史书的记载,迁入高丽人的省份有河北、河南、山西、湖北、安徽、江苏、陕西、甘肃、四川等,遍布中原,约占高句丽总人数的一半,后来的唐朝名将高仙芝便是高丽人。
灭高句丽,是唐与新罗联手。所以,高句丽灭亡之后,许多高句丽人也被俘虏至新罗。
后来,唐朝在李隆基开元年间将大同江以南的原高句丽领土赐给了新罗,于是,这一部分高句丽人也就成为了新罗人。
关于这一部分,据统计大约占内迁中原的三分之一左右。
公元698年,粟末靺鞨的首领大祚荣在东北建立了渤海国,原高句丽的部分人口又成为渤海国的一部分。
这部分很少,是在战争中的逃亡人口。
总之,高句丽灭亡之后,其族群一分为四,主要迁入地是中原和新罗,而中原又是最大的迁入地,此外渤海国和突厥也迁入了一部分高句丽人。
从高句丽的发展来看,其族群源自我国的秽貊一系,建国于辽宁省的新宾县(高句丽县),最终被大唐和新罗联手攻灭,其族群主要迁入了中原,所以无疑与我国的联系更为紧密一些。
但客观的说,朝鲜半岛也并非没有继承高句丽的理由,250年后,公元918年,王建在朝鲜半岛建立王氏高丽,灭新罗和百济,完成了朝鲜半岛的统一,便认为是继承了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