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的汽车市场上,自主品牌逐步迈向崛起之路,日德品牌则依旧表现强劲,而曾经一度风靡国内的韩系车型,现如今却市场低迷、销量惨淡。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7月汽车厂商销量榜,我们能够看到,北京现代排位17,七月销量38154台;东风悦达起亚排位20,七月销量20570台。
这样的销量数据放置于普通车企身上或许还说得过去,但对于此前常年位居销量前十乃至前五的现代起亚集团而言,这样夸张的跌幅就有些令人难以接受。
要知道在2015、2016两年间,东风悦达起亚的销量甚至要超过两田,但今年七月,起亚的销量却被两者三倍杀、四倍杀。它不仅由顶流滑落至第二梯度,同时在颜面与品牌力上也是一败涂地。
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不禁让人们感到好奇——
这几年间,韩系车到底经历了什么?
韩流的入侵
“韩流”这一专用词出现于1999年末修正版的中国汉语词典里。彼时,韩国流行文化的影子已伴随着韩剧与泡菜漂洋过海,渗入到了许许多多80后记忆里。而那时的韩国也已经创造出三星集团、LG集团以及现代集团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
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过后,韩国自上而下推行自家文化的世界化。而韩系车也伴随着这股“韩流”于2000年初进入中国。
韩国的流行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席卷亚洲乃至世界,同样韩系车也在努力形成自己的独特定位。
如果说日系车的优势在于驾驶乐趣,舒适性强、油耗低、事故少;德系车的标签是精良的造车工艺,动力强、操作感好,以及其超高的保值率;那韩系车的卖点则可以概括为两个关键词:“高颜值”与“高性价比”。
用再浅显一些话来讲,就是价格便宜、空间宽敞、配置高端。
但实际上在韩系车初入国内的阶段里,是有不少人对其抱有顾虑的。然而现代品牌的韩系车另辟蹊径,以出租车的特殊身份迅速占领市场。索纳塔、伊兰特等出租车均有不错的口碑,令广大车友在品质上初步认可了韩系车。
产品质量得到了初步保证后,韩系车只能说拥有了在华生存下去的基石,但依旧缺乏亮眼的卖点。而恰逢这关键时刻,欧洲三大汽车设计师之一,彼得·希瑞尔来到了起亚。
2006年,彼得·希瑞尔正式担任起亚首席设计师,负责起亚在全球的设计性工作。
在这位有着韩系车“顶级整容师”称号的设计师手下,诞生了福瑞迪、秀尔、索兰托、智跑、起亚K9、起亚K7(凯尊)、起亚K5、起亚K2起亚K3 等经典车型。
直到这个时候,韩系车才完成了形象上的华丽转身,拥有了“高颜值”这一标签。
1 2 3 4 下一页> 内容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