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传出,滴滴与比亚迪合作打造一款定制汽车。比亚迪在上个月获得了工信部的批准,销售一款名为D1的电动汽车车型。
早在2018年滴滴联合比亚迪、北汽等31家汽车企业成立了“洪流联盟”。在当时,滴滴表示该联盟将共同探讨共享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标准。在那时滴滴还宣称将于车企共同设计和生产的共享出行智能工具D1。
虽然滴滴对于比亚迪合作打造定制汽车一事没做回应,但不难推测出,比亚迪的D1电动汽车应该就是2018年滴滴提到过的共享出行汽车。
滴滴从未放松过
滴滴在经过8年的发展。原以为走出了价格战,赶走了国外最大竞争对手Uber后,滴滴成为国内网约车第一就能高枕无忧了。
但事与愿违滴滴怕是还有一场持久战要打。
滴滴经过8年的奋战,仍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窘境。
内忧:滴滴补贴不再,内部提高对司机的要求,导致很多司机频频出走。
自滴滴出现几起安全事件后,社会以及滴滴网约车安全问题上保持高度重视。滴滴除了在网约车系统上的升级外,对网约车以及网约车司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针对网约车有一项硬性指标,对所有签订的网约车的价格必须在12万元以上。对此滴滴给出的理由是更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提高用户的舒适度,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但有不少网约车司机觉得这项条款要求过高,让部分想在滴滴旗下跑网约车的司机无法达标。
考虑到安全问题,滴滴要求网约车司机除了缴汽车强制险外,还要每年支付1万-2万的运营保险。这笔不小的费用,加重网约车司机的负担。在没有补贴情况下,每一笔订单的利润在滴滴抽成20%后,还要进行汽车日常维护,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就已经所剩不多了。这笔1万-2万的运营保险,让不少网约车司机直呼成本太高了。
外加上,目前网约车市场上涌现出不少的网约车平台,网约车司机开始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但以目前情况来看,滴滴的补贴是不会再有了,但滴滴几年的用户积累,即使在没有用户补贴的情况下,订单量也会比其他网约车平台的订单多不少,滴滴算是在用订单量留住滴滴司机。但滴滴司机的不满一直都是一个定时炸弹,如何妥善处理与网约车司机的关系,是滴滴需要重点考虑的。
外患:滴滴网约车霸主地位不稳定,被高德等聚合平台和T3等其他网约车惦记。
今年高德高调开展聚合平台业务,可以在高德地图上同时呼叫多家网约车平台,吸引了不少眼球。虽然一直宣称和滴滴不同,推出聚合平台并不是在和滴滴抢生意。
但据高德官方透露,今年以来,合作伙伴在高德打车平台的订单数持续增长,上半年,合作伙伴在高德上的日均完成订单数量增长了近200%。高德聚合平台的高增长订单率有不少是从滴滴的口袋里流出去的。
除了高德、美团等聚合平台的出现外,今年也出现了T3等新兴网约车平台。T3背靠“国家队”实力也不容易小觑。前狼后虎的情况,滴滴也在努力找寻应对的策略。
针对聚合平台的围堵,滴滴和腾讯地图牵手合作,引流至滴滴出行,来抵抗来自于阿里系的高德聚合平台,虽然滴滴与腾讯地图的聚合平台起步较晚,但凭借着腾讯的用户群体以及滴滴在网约车市场的经验,难以判定谁是最后赢家。
外加上今年滴滴分拆出来的青菜拼车,在原有低价的情况下,进行星期五三折优惠活动,青菜拼车吸引了很多不赶时间的用户。培养起在滴滴上打拼车的习惯。
青菜拼车虽说不是滴滴的顺风车,但是其本质理念是一样的。据艾媒咨询机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中国顺风车用户规模将达2.49亿人,中国顺风车需求长期存在着且呈现日渐增多的趋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自2017年起顺风车市场规模增速触底后加速上涨,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接近400亿元。照这样的趋势发展,顺风车市场规模将在不久后将站上新台阶。这也能看作是青菜拼车未来的市场。
花小猪的出现打压了目前其它网约车上涨的气焰。让滴滴再做补贴去和其他网约车平台抢市场份额是不可能的,以滴滴现在的市场份额做补贴将是大出血,但看着其他网约车平台补贴来抢滴滴的用户,滴滴肯定是不同意的,花小猪的出现算是滴滴派出来守住滴滴市场的大将。滴滴推出花小猪清场般的稳守自己的市场份额。
内忧外患情况下,滴滴还在寻找出路来完成自己的宏伟目标。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