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港交所公开的文件显示,嘀嗒出行香港IPO申请已经失效。有知情人士表示嘀嗒出行正计划重新提交香港IPO申请,而港交所则询问了嘀嗒出行许多有关其在运营城市的牌照问题。
只做网约车和出租车的嘀嗒出行,抢跑“共享出行第一股”失败了?
获蔚来CEO李斌青睐,嘀嗒出行营收一年翻七倍
许多人听到嘀嗒出行第一反应或许会想到滴滴,相比滴滴,嘀嗒出行确实知名度比较低,而且规模也不及滴滴。
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9月,前身是专注私人小客车合乘的“嘀嗒拼车”,2018年升级为嘀嗒出行,嘀嗒出行功能比较简洁,只提供出租车、顺风车这两项出行业务,嘀嗒出行的CEO宋中杰曾是惠普副总裁、谷歌中国销售总经理、普元软件COO。
两项主营业务中,顺风车是嘀嗒出行的支柱。招股书显示,2017至于2019年间,嘀嗒出行的顺风车业务营收为,2770万元、7790万元、5.33亿元,分别占到同期总营收的56.6%、66.3%以及91.9%,其中2019年营收相比2018年翻了七倍。从收入的角度来说,甚至可以说嘀嗒出行就是顺风车平台。
成立之初的嘀嗒出行曾受到许多资本看好。企查查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间,嘀嗒出行获得了IDG资本、易车网、元生资本、挚信资本以及蔚来资本的看好。不过在2017年3月接受蔚来最后一轮融资后,嘀嗒出行此后四年间都未曾有融资消息传出。
值得一提的是,易车网总裁、蔚来汽车CEO李斌对嘀嗒出行十分看好,除了连续三轮投资嘀嗒出行外,嘀嗒出行CEO宋中杰曾透露李斌答应成为嘀嗒出行董事长,不过根据嘀嗒出行官网显示,目前李斌仅担任嘀嗒出行董事。
李斌加盟前宋中杰曾表示:“有李斌的加盟,我相信在嘀嗒出行的长期战略制定方面,在整个大出行生态的建立、协同和整合方面,都会带来长足的进步和优势。”
“捡漏”的嘀嗒出行,还准备打补贴大战?
或许和嘀嗒出行CEO宋中杰想法一样,滴滴CEO程维2014年4月就宣布涉足在线拼车业务,比嘀嗒成立还早了五个月。当时程维表示,在线拼车业务由于地方政府的相关支持政策,相比滴滴内部讨论过的商务租车业务更有前景。
法律规定,私家车不能做营运生意,所以顺风车业务有点擦边球的意思。当时有顺风车平台内部人士表示,顺风车业务不以营利为目的,乘客与车主共同负担油费。
但实际看来,巨额补贴下的司机们,拿到的利润并不低。例如滴滴顺风车,新入驻的车主就有50元补贴,完成首单后有100元,推荐其他人还能获得20元,而首次乘坐顺风车的乘客近乎免费,当时微微拼车、爱拼车、Ai拼车、滴滴顺风车等众多顺风车平台补贴大战打的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到了2018年后,因为两起与顺风车业务有关的恶性事件,当时的顺风车行业“霸主”滴滴顺风车全国下线,这给专营顺风车的嘀嗒扩张的好机会。滴滴下线的一年多里,嘀嗒拿出了10亿元补贴计划,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2019年,嘀嗒出行以66.5%的份额占据顺风车市场份额第一。
为了保持市场占有率,嘀嗒出行对顺风车用户的补贴费用持续增加。招股书显示,2020年上半年,嘀嗒对乘客的补贴费用达到0.37亿元,占其销售费用比重同比翻倍,达到了46.1%。嘀嗒出行增加补贴费用,或许也有滴滴顺风车回归的因素影响。根据滴滴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滴滴顺风车已陆续在全国300个城市重新上线试运营。
不断增加的补贴费用,换来了营收和亏损的上升。招股书显示,2020年上半年,嘀嗒出行营收约为3.11亿元,同比增长66%,期间亏损7.22亿元,2019年同期亏损仅为1806.4万元。
与此同时,嘀嗒顺风车业务存在的监管风险也让人关注。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并且指出滴滴、哈啰、嘀嗒等顺风车平台上的“附近订单”功能偏离顺风车本质,涉嫌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业务,而用户头像显示性别等信息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谁才是真正的“共享出行第一股”?
目前,出行平台这一领域,滴滴、哈啰、嘀嗒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上市,但“共享出行第一股”花落谁家一直众说纷纭。
就目前来说,滴滴平台上有网约车、顺风车、代驾、单车等众多业务,不如说是“出行平台第一股”,而共享出行领域的另一强力选手,哈啰出行的主要业务还是共享单车。虽然此前有消息称哈啰将会在今年登陆美股,但目前还未正式递交招股书。
与滴滴、哈啰出行相比,嘀嗒出行从成立至今核心业务就是顺风车,出租车业务占比并不高。嘀嗒出行单一的业务模式,虽然难以让投资人眼前一亮,但是相比于多业务疯狂扩张,相对来说更加稳定一些。对这次招股书失效,嘀嗒出行官方回应称,交表后六个月更新招股书是正常程序,不意味着失败。只不过,嘀嗒出行要想讲好“顺风车领头羊”故事的话,盈利和监管将是亟待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