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与汽车接触的小伙伴,对于交警蜀黍应该并不会陌生。不仅时常能看见他们在马路上指挥的身影,而且在纠正不良驾驶行为时也是不遗余力。说起不良驾驶行为,你们会想到哪些?后排不系安全带?是的,这的确是不良习惯。酒驾?不仅是不良习惯,更是违法的驾驶行为。但药驾呢,你知道多少?
危害与酒驾相当
酒后驾驶的危害无需阐明,各种文章和视频足以说明其中的危害。反而是关于药驾,知道和了解的人却并不多。简单来说,药驾是指驾驶人服用了影响驾驶的药后仍然驾驶的行为。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7大类在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并提出在服用上述药品后应禁止驾车。这几类药物包括了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催眠药物、有恶心呕吐反应或变态反应的药物、止痛类药物、兴奋剂、治疗癫痫的药物,以及抗高血压药物和降血糖药物等。
从药理学角度说,一些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强度不逊于酒精。奥地利科学家柯·瓦格涅尔研究了9000起交通事故后发现,其中 16%是因驾驶员服了某种药物引起的。还有研究显示,吃扑尔敏等抗组织胺药(感冒常用药)引起的交通事故率,约有72%;而吃抗抑郁和镇静剂的人,事故率达97%。
目前仍是盲区
有朋友会想到,既然药驾危害如此之大,为什么不立法来管控或者像差出酒驾那样多管齐下,以重压来查处药驾行为。这主要是由于服药后炳辉有明显的异常表现,不像酒驾那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所以并不容易被发现。
而且在国内,目前的法律上对药驾行为并没有适用的条例。导致大众对药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主要原因。再者,对于药驾的判断,也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交通法规也未对“药驾”行为进行界定,没有具体的处罚措施规定。
但在大洋彼岸,酒后驾驶的法律同样适用于药后驾驶,如果警察怀疑你是在药物影响下驾驶,就会要求做血液和尿液测试,拒绝测试者,驾照会被暂时吊销,而且有相应的标准与规范。这样的做法,的确值得借鉴。
常见的药驾行为
最普遍出现的药驾是我们平时常吃的感冒药,不少驾驶者感冒发烧吃了药之后,便会如常地开车工作,但途中却发现自己四肢无力而且犯困。除了感冒药而导致的药驾外,部分药物如加热镇痛药、抗心绞痛药、缓解解除胃肠痉挛药物会引起视觉模糊。
有部分如速效伤风胶囊、扑尔敏,会使得服药者出现犯困、嗜睡、大脑反应迟钝等情况出现。有的患者连正常的交谈对话的反应都会明显变慢,就更别说驾驶汽车。而有些则会导致人体出现眩晕和产生幻觉,或者是耳鸣、视听力减退。
就算是最轻的情况,也会使得服药者的身体出现多尿和多汗的情况出现,尽管看似状况不严重。但试想一下,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驾驶途中突然出现,而且离服务区还有一段距离的情况下,也是对驾驶安全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总结
所以有责任心的驾驶者,应该要注意不要在服用药物过后进行驾驶。万不得已需要驾驶,也应该要服药后先睡一段时间。而且严格遵守药物的服用方法,需整片服用的药勿分割或嚼碎服用,谨遵医嘱。并且时刻注意自身状况,出现身体不适或上述不良反应时应停车休息。患病严重的情况下,建议增加休息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