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139198[/attach]
纽约时报卖资产,《新闻周刊》再次被卖出,未来,不转型的传统媒体会死亡,但有价值的内容生产者长存,内容的组织结构会有深刻的变化,自媒体不会对传统媒体造成替代性冲击,但是会促使传统媒体做内部改革。
在刚刚结束的21世纪经济报道厦门年会上,这张老牌财经报纸内部爆发了对新媒体、自媒体空前激烈的讨论。
传统媒体正在改革,这种古老的新闻组织方式,虽然遭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但是在经过创新式的内部调节后,仍然有机会散发出新的光辉,在新的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行人沈颢指出,二战以后新闻媒体那种有组织、集约化生产新闻的方式,正在受到新媒体的挑战,但是在自媒体时代,仍然会表现出许多优势来: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记录回忆,与沈颢原话有部分出入)
1)二战以后新闻媒体的作业方式是流水线式、集约化生产新闻。这种批量化、规模化生产新闻产品的方式持了多年。
2)在自媒体和新媒体崛起后,这种流水线式生产新闻的方式受到一定冲击。表面上看起来,自媒体是更有效率的生产新闻的方式,但是其实会消耗更多的社会资源。
3)对于大众来说,接受自媒体的信息所消耗的社会资源是比较高的。
4)未来的新闻是有品牌的。一件T恤,在地摊上卖5块钱,在佐丹奴的店里面卖50块,在国际大牌的店里面就能卖500块。新闻也一样,假设同样一条新闻,在一家小网站上价值100块,可能挂上华尔街日报的名字,可以价值好上万。
5)集约式的生产新闻的组织,有利于制造有品牌的新闻。沈颢认为,我们是在制造“21世纪经济报道牌”的新闻,这种新闻未来要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6)在财经新闻领域,有组织地生产高品质的内容的方式,仍然是最好的一种选择。
7)传统媒体要对原有的流水线式作业方式进行改革、微创新,适应新的时代。传统线性的生产方式必须接受变革,变成一个小而美的内部生态系统,由许多小型的团队互相协作,共同生产新闻。
8)传统媒体的生产惯性是这种变革的最大阻力,但是现在非常有信心,认为我们可以转型成功,转型为一家创新型媒体公司。
沈颢的看法,为当下火热的自媒体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我比较认同其中“新闻是有品牌的”这种观点。
未来,传统有组织的媒体和自媒体会长期共存,自媒体不会对传统媒体造成替代性地冲击,但是会促使传统媒体做更多的内部改革。
我个人认为,传统媒体必须做出以下变革:
1)设法维持报纸新闻品质的一致性、稳定性。
在许多媒体上,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偶尔可以看到一流的稿件,但是却充斥着三流、四流的稿件。
你见过LV的专卖店里面,把一个做工精良的皮包,和一个做工3、4流的粗布包放在一起卖的情况吗?如果这样,LV还能称之为LV吗?这种品质层次不齐的情况下,还能建立起品牌吗?
2)未来,一个媒体的编辑可能比记者更值钱,因为编辑是新闻产品的最后把关者、质检员,是新闻的产品经理。
3)由仅由媒体自己的记者写稿,到全民为媒体供稿。由内容生产商向平台商转型。
之所以一张报纸无法保证新闻品质的一致性、稳定性,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采编力量的有限,一个报纸,养着上百名记者,表面上看起来人很多,似乎可以每天都生产好的新闻,但是考虑到这么多版面每天要“填”上,记者编辑疲于应付,长期以来,很难保证每天都出好新闻。
过去,报纸是全产业链的模式,就像中粮集团的广告那样,信奉从田间到工厂全部自己干,“产业链,好产品”。采访由自己的记者采访,编辑加工由自己的编辑加工,再加上后面的美编、校对、值班编委、审查员等流程,最终完成全产业链运作。
但这种作业方式的近亲繁殖导致了许多劣质稿件的诞生,原因很复杂,以后有机会,可以再和大家仔细探讨。
4)赫芬顿邮报模式是传统媒体转型较好的一种出路
赫芬顿邮报模式比较好地发挥了自媒体“全民记者”的优势,极大的丰富了媒体的新闻稿件来源,降低了媒体运营成本。
另外一方面,赫芬顿邮报的模式又充分发挥了传统媒体人对新闻的感觉,通过传统媒体的品质控制、二次编辑能力,保证了新闻品质的稳定性,用新媒体的方式制造有品牌的新闻。
在虎嗅网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新闻人出身的李岷对新闻很强的嗅觉感,是虎嗅网崛起的很重要因素,她对新闻的二次加工和筛选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优秀的传统媒体人仍然会很值钱。
5)最后,引用21世纪经济报道创始人之一的刘洲伟的话送给所有新闻同仁,“报纸可能会死掉,但是我们还活着,因为没有人比我们更懂新闻。”
2013-07-30, 19:05
曾航,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主要关注和研究移动互联网,著有《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一书,其文章以深入的案例调研而见长。南方报业2012年年度记者。
曾航同时是国内较早尝试微信自媒体的媒体人,目前运营有微信自媒体移动观察(MobileWeb)和玩转微信(StudyWechat)。
曾航也在拇指阅读@曾航_04443 ,对于本书、对于互联网和媒体转型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和他讨论。
请点击
纽约时报卖资产,《新闻周刊》再次被卖出,未来,不转型的传统媒体会死亡,但有价值的内容生产者长存,请看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沈灏,记者@曾航对自媒体的12个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