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umbImg(this) class=zoom onmouseover=img_onmouseoverfunc(this) onclick="zoom(this, this.src, 0, 0, 0)" border=0 alt="" src="http://www.12gang.com/http://img.12gang.com/portal/201306/17/210559flfcw4c3q3c3glhh.jpeg">
这几天有一件我看来挺有意思的事情。
长安福特在青海湖举办了新蒙迪欧的媒体试驾会,邀请了一众全国主流网络媒体参加。试驾会次日,几大汽车垂直和门户网站相继发布试驾文章。但是两大知名网站??汽车之家和太平洋汽车的文章中,对新蒙迪欧的驾驶感受给出了几乎南辕北辙的评价:汽车之家编辑写新蒙迪欧“很肉、很舒适”,而太平洋汽车的作者描述为“动力好、操控好”。一时间微博上看到颇多热议,很多人都说不知道该信谁的好。此事反映了现行国内媒体试驾方式存在一个大问题。
像福特这回试驾活动,是非常典型的国内媒体试驾会??为配合新车上市时间,厂方选定一个地点、预先探路选好路线,把多台试驾车统一运往当地,在厂方、公关与 活动公司安排下,接待一批批媒体前来试驾。这样的试驾会,各方面都比较可预知和“可控”,包括产品说明会和信息传导、试驾的路况和拍摄环境、邀请来试驾的媒体和人等。
但这种试驾会存在一个最大问题:每家媒体获安排参加的往往只有一人(多则两人,通常是一名编辑加一名摄影),这一
个人与该车相处下来的感受, 就代表了该媒体对那台车好坏的观点。问题是,这些好、坏感受都是个人感受,怎样保证个人对一款车的感受是客观、准确的呢?
在我的经验里,一个记者进入汽车媒体,专门从事试车、评车这个栏目或行当,他至少要从业超过5年、开过500款车之后,才可能独自一人对一款全新车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价。或者不必纠结于数字,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要独自一人试驾一款车并下一个准确的好坏定论,对一名汽车媒体人来说是很高、甚至最高的专业要求。
在欧美日汽车媒体圈,能达到这种要求的人员不少,因此国外厂商还是会举办每家媒体只去一个人的试驾会,人家够资深(国外几乎看不到年龄在40岁以下的车评人),评价够准确,这没有问题(何况人家办的试驾会都是认认真真试驾,不像国内那样有很大的招待游乐成分,这一点今后另外说)。
但在国内,具有这种专业能力的汽车记者真是寥寥可数,我想全国最多也就十余人。而几乎每天都有厂商在全国各地举办试车活动,媒体派出去参加活动的人数成百上千,当中有资深的、达到资格的,也难免有些比较“嫩”的,甚至滥竽充数的。这不能怪媒体,厂商活动太多,不去也不成(否则就不能和别家媒体一样第一时间做 出报道),但再优秀的记者也没有三头六臂,不可能兼顾所有的试驾活动。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希望汽车厂商、公关人事们,从媒体活动的本质目的??传播出品出发,重新考虑国内重要新车的试驾形式。
在我看来,最好的举办形式就是把试驾车分派给媒体,各自在媒体总部所在地自主地试驾体验。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能让媒体有更充裕的时间,在自己熟悉的环境、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手段去试驾新车;二,车交给媒体后,媒体可以自行安排多名编辑记者轮番体验该车,包括新老记者,老记者的意见会影响/纠正到团队里那 些经验未够丰富的记者的看法,也就是最大程度地推论出准确的评价,让媒体自行在内部扼杀掉那些有偏差的舆论观点。
这种试驾方式对厂商的执行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将试驾车在各地上牌照、保险(至少北上广得保证);要事先传达或提供足够的资料信息;要控制好媒体试驾和发稿时间(可以要求统一发稿时间);要培养媒体安全和科学试驾的习惯(有的媒体确实特擅于各种方式的毁车)等等。不过长远而言,这样的新车试驾方式必定能 让专业媒体更准确地评价产品,不辜负厂商巨资投入的研发心血,对厂商来说绝对是值得之举。
当然,如果一些厂商仍以办活动作为给媒体“洗脑”的手段,或仍坚信请媒体吃好喝好是换取好评的不二法门,那么我上面所说的事情境界有点高,当我痴人说梦好了。
[attach]133846[/attach]
作者颜宇鹏,为新车评网总编辑。
新车评网总编辑,资深试车手颜宇鹏看不下去了,这个试车记者圈的行业潜规则由来已久,越演越烈,YYP是不是有点较真了?12缸公司的社员们,你们怎么看?
这几天有一件我看来挺有意思的事情。
长安福特在青海湖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