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感背后:传统PR依赖的传统媒体正在死亡,新媒体营销商务模式还在探路
传统公关正在死亡,只是早晚的事儿,因为传统媒体气数已尽。有人悲观预测,①不晚于2015年,中国纸媒将现首次大规模裁员缩版;②传统媒体薪酬大体置顶,难有上涨空间;③烂而不死的媒体将扩大敲诈勒索序列,行业口碑进一步恶化;④硬广投放继续缩减,企业活动费用与了难费用大幅增加;⑤严管制+新技术,碎片化与低俗化加剧。
传统公关是靠卖媒体资源吃饭的,资源枯竭了,那也只能等死了。作为关注媒体和公关发展趋势的你肯定会问,干嘛不搞2.0互动营销?其实,这个问题就如同我们善良的晋惠帝关心疾苦大众问的一样,何不食糜?搞2.0就像搜狐、网易、腾讯搞微博一样,你没像新浪一样抓住趋势,你就死了这心吧。况且,你知道新浪微博2012年盈利多少吗?-9300万。那可是美刀哦,换算成人民币怎么也能绕地球好几圈了。新浪微博是2.0业务的生存依托,这个大环境如此,他们都找不到喝汤的方式,你又何能分杯羹呢。不要指望哪家公司能向杜蕾斯那样大气的付出几十万月费给2.0业务,但你也知道整个团队也是20几口子呢,2.0能做到,相信目前传统公关也能做到这个数量级,还不至于这么多人。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一句正确的废话)
君会问,传统公关所依赖的媒体正在消亡,2.0又是十足鸡肋,我们怎么活?横竖是个死,指条明路吧?
笔者言,让媒体去死吧,让内容活过来吧。将贩售媒体版面,变成贩卖内容。唯有有价值的内容制造商,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才能在这个短平快的自媒体时代存活。
CCTV策划大能罗振宇罗胖子早几年下海,其实搞的就是个人媒体,混的风生水起。光头王凯也是刚刚下海,开搞自媒体,生产内容。他们不是被cctv抛弃,而是抛弃传统媒体,他们洞察了“结构型问题”,实现了个人的成功转型。高晓松的《晓说》视频节目的成功亦如此。
那么公关呢?也许,未来我们不是定义自己为“XX公关传播机构”,而是“XX信息制造商”的时候,这条脚下的路就走通了。
公关业最狠的一句诅咒就是,你们全家都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的苦逼先不吐槽,本文旨在寻求项目经理窘境的本源,也是整个传统公关面临转型的结构型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