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的成功,我今天就不讲了,主要讲教训。在整个运作过程中,我们犯了很多错误,有很多教训,我甚至觉得教训比经验还多,希望对大家做新媒体有一点点帮助。
【教训之一:没想清楚就做APP】
在刚开始做“罗辑思维”时,就提出来做APP,当时好像不做这个就不叫移动互联网吧?于是我们就投钱做了APP,找了最好的团队去做这个事。但是后来发现,我们每往前走一步,就越觉得我们根本不需要APP这个东西。
为什么呢?这其实是用户的决定。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在微信上全部能完成,没有理由再去下载一个APP。有数据显示,微信现在已经占据了大家使用手机时间的80%左右,而绝大多数的APP,即使下载后都很少打开。
2012年我们去做这个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根本没有想清楚背后的产品逻辑,所以做APP的投资算是“沉没成本”了。我们唯一庆幸的,当初决定除了做视频、APP以外,还同时做微信公共账号。从现在看来,除了优酷的视频,微信公共账号已经成为“罗辑思维”的另外一只腿。
【教训之二:不理解合作平台的逻辑】
自媒体有很多的平台,比如说百度、腾讯、搜狐等都有平台。我觉得这些平台都已经很大、很成熟了。我不认为依附那些平台有什么可耻的,但是,你永远不要只跟某一家平台去绑定。
第二个教训跟平台有关系。我们在跟平台合作时发现,因为你不是平台的“亲生儿子”,所以对你不闻不问。它能给你一些支持,那也是因为你带给了他价值。我觉得这个不要嫉妒,要有感恩的心,要感谢平台给我们支持和鼓励。有一段,我们感觉我们自己已经做得OK了,我们在视频里面放广告,这个事情突然就变得严重了。因为跟我们合作的是内容部门,但在平台更强势的是商务广告部门,这样做其实是触犯了他们的利益,这导致合作要暂缓、暂停。
后来我们讨论,我们要不要离开这个平台,去和其它平台合作。但你会发现,其实所有平台都是一样的??我们先不要问平台能给你带来什么价值,要先问你能为这个平台带来什么价值?
【教训之三:患上“第二产品综合症”】
“罗辑思维”做到第六个月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懂了,可以迅速复制经验去做另外一个产品了。其实你会发现,它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它包括对人的理解、对产品的理解。
“罗辑思维”其实就是一个产品,而产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围绕人来构建一个产品,其实真的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事情。我们还是挺笨的,我们没有打造一个完全不依赖于人的产品。我们不要一下子做很多事情,而是尽可能在一个事情上多琢磨一点。
【教训之四:要自由,不要捆绑】
“罗辑思维”开始是一个明星和一个经纪人的模式。这个模式是工业时代的模式,它有很多的问题,其实是在彼此捆绑,希望用一种契约的方式,本质上有一种不安全感的东西。明星和经纪人互相抛弃的现象很常见??如果明星不够努力,会被经纪人抛弃;如果明星太努力,会把经纪人抛弃。老实说,我们已经开始有了新的合作模式。
“罗辑思维”一直在讲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只有大家觉得自由的时候,彼此间的连接才牢固;如果大家觉得不自由,就没有安全感,彼此连接就会变得很脆弱。
【教训之五:妄念太多】
做“罗辑思维”时,老吴(指吴声)、老罗(指罗振宇)和我在一起时,会发现三个“最强大脑”会不断蹦出太多新的想法,我们可以怎么样,也可以那么样,但其实你的人力、物力,你的资源分配,都会决定了你能做多少的事情。
前一段我真的觉得我们妄念太多,太想得到一些东西,结果你就会发现,那个是不对的。我前一阵有特别强的焦虑,因为我就老觉得我们要做很多的事情,当我们做很多事情,你已经在超越自己的能力,那是不对的。应该回到我们初心,到底用户需要我们是什么?所以最近我们在做减法,要消除这些妄念,尽可能让自己心安下来。
【总结:做出一针捅破天的东西】
从商业逻辑来说,我们就是做出一个东西,可以抵你做所有的事情,一个事情上就可以长出所有的事情。“罗辑思维”要做的是一针捅破天的东西,或者是一剑封喉的东西。
创业者不自觉地追求不确定性,觉得自己做的东西有无限可能,但对投资人来说,你的商业逻辑一定是确定性的。你越有无限可能时,他越要问你最有可能实现的是哪个?
你发现互联网的逻辑看似很奇怪,比如腾讯做社交产品可能不赚钱,它赚钱的都是其它的事情,但是它如果不做社交这个东西,其它的东西就挣不到钱。我们想做一个社群,你问这个社群要干嘛呢?我也不知道。我想QQ也不会知道它今天要做的事情。
过早想商业化其实就是妄念??你越想挣钱,挣的都是短期的钱,都是现在的钱。其实还是要找一针捅破天的那个东西,我们还在找,这个过程挺痛苦。
-------------------------------思考线-----------------------
粉丝精度
微博时代的粉丝量到了移动端,同样成了不少人衡量该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主要价值之一,对方会认为粉丝量达到一定数目之后会很牛X,而公众号运营者自己则认为,自己的订阅量达到XXX万,完全超越某报纸或者杂志的发行量,于是,美其名曰,可以丢掉报纸、杂志、电视机了,看我的微信公众号多厉害,阅读量比他们多的多。
无论是对方还是公众号运营者自身在这里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即粉丝精度。所谓粉丝精度,指的是关注某媒体或者自媒体号的用户,与该公众号的匹配度。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该粉丝对订阅的媒体号的忠诚度问题,另一个问题是该订阅号所能影响的有哪些人。
“量”和“量”的不同
我这里指的两个“量”是数量和质量。数量是大家所关心的,但是质量呢,又有多少运营者会真正关心这个问题呢?是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粉丝,但是这些粉丝的质量度如何?是今天关注了明天又取消了,或者仅仅订阅你的公众号以后就取消关注,或者只是看看你公众号的标题,要么五秒钟“扫射”完你花一天时间写到吐血的“月经稿”?
对,就是粉丝质量,这些人会耐心的看完你写的每一篇文章,会认真关注你传播的每一条信息,甚至对你发布的每一条赤裸裸的广告信息都不放过,因为这些信息对他是有用的,他们甚至会对你形成盲目的崇拜,包含个人色彩的主观情感。
这部分高质量的粉丝,是每个运营者所梦寐以求的,多来一点吧,运营者希冀能和这部分粉丝“擦出爱的火花”,在这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与粉丝们“搞基”,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从质量上来说,我不认为能有多少运营者的高质量粉丝破万的,至少和传统媒体的那些用户们、粉丝们相比,相差甚大。数量并不代表质量高,一百万的草根号并不在少数,但是能直接转化为效益的,能有多少呢,1%还是2%呢?
“谁”和“谁”的不同
两个谁指的是,媒体公众号所影响的对象,具体是哪些人。报纸、电视台、杂志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公众号订阅者、微博粉丝所影响的人是不同的,订阅者、粉丝区别也甚大,一个掏20块钱买本杂志的粉丝和随时会取消关注的粉丝精度肯定会千差万别。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两者所影响的用户群体的年龄、地域属性、性别、性格等都会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不能单纯从订阅者的数量来定义所包含有媒体属性产品价值的存在,这是很愚昧的表现。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催生了不少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当做媒体或者自媒体平台的个人或团体。和浮躁的移动互联网一样,当所有的移动互联网信息出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呼啸而过的时候(有自媒体人提到移动端,热门话题甚至“活不过”两天),这些个人以及团体也以残暴式的方式席卷整个移动端,微信的7亿用户,他们怎么忍心看着自己“嘴里”的肉跑掉呢?所以,开始比拼粉丝数量的年代到了,PC端比的是微博数量,移动端比的是微信公众号订阅者的粉丝数量。
实际上这部分粉丝数量特别虚,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些粉丝的质量如何,你的广告投放上去,这些人会不会被影响到,有多少人在关注。而且这些粉丝是购买的还是通过什么渠道过来的,在“黑市”,“3元100个粉丝、8元500个粉丝”的广告比比皆是。更高明的手法是通过加QQ群互相关注,即你关注我,我关注你这种,你有信心相信这部分粉丝的质量吗,给你几万个又能怎样呢?
无论是广告投放者还是与外人交流,市场上追求的都是粉丝数量。作为运营者自身,是没必要进入这种“逃避性自慰”的高潮的,你有多少粉丝,好像很了不起似得,这部分粉丝受你的控制么?你确定你的每一条信息都能影响到他吗?
能影响到的这部分粉丝,才是最终的根本,否则,只是自己对着微信的墙壁进行逃避性自慰罢了,除了自己能独自高潮,其他人永远都喷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