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共有12000台出租车,每辆出租车平均每天接25单,每单20块钱,每天交易额在600万元左右,全国大概有30个杭州规模的城市,每天1.8亿元的交易额,按1%的抽成比例看,每天有180万元的市场空间。”这是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当初推出这个打车软件的直接动力。
这的确是个巨大的诱惑,所以紧接着嘀嘀打车、摇摇招车、大黄蜂等一些打车软件蜂拥而至。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各家纷纷找来投资公司,攒足了劲往里面砸钱。可短短几个月的大浪淘沙之后,只剩下了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二虎相争,这像极了当年团购网站的竞争模式??巨头之间的游戏。剩下两个打车软件公司主要的投资对象一个是阿里巴巴,一个是腾讯。剩下的两家你争我抢。1月初嘀嘀打车发起乘客打车每单立减10元、司机补贴10元的活动。两个小时后,快的对外宣布调整打车补贴政策,将原来每单10元补贴调至11元,嘀嘀打车又宣布每单补贴12-20元不等……人们对于这种你追我赶的补贴竞争正津津乐道。两家公司在攒足了劲让对方先败下阵来的时候,或许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让他们败下来的却是政策的限制,或者说是乘客和司机。
2月26日,上海一位刚退休的老人发了一条微博,埋怨打车比以前困难多了,很多的士即使空车招手也不停,因为使用了打车软件,要到指定的地方接乘客。这条微博被转发评论好几百次。打车软件的出现,使一些不愿意或者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的人群打车变得困难多了。很显然,这种现象打乱了原有的出租车市场,这对于不允许拒载乘客的上海来讲,根本无法容忍。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那位老人刚发完微博几个小时后,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便发布一则通知,明确指出自3月1日起,暂行实施早晚高峰时段,上海市出租汽车严禁使用打车软件提供约车服务。除此之外,还要求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两家公司尽快和几家出租车公司实现技术上的对接。言外之意可能是,两家打车软件公司以后不允许自己单独运营了。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老人无力招车的画面成为行政禁令最有说服力的支持招贴。从网络评论上来看,这项规定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此时的打车软件前景开始变得晦暗不明,陈伟星的“每天180万元的市场空间”是不是因此要成为泡沫?
抱怨打车软件的不仅是乘客。我向很多不同城市的出租车司机打听,他们中大多数人对于打车软件也是叫苦不跌。一位广州的出租车司机说以前装了打车软件,不久许多乘客到公司投诉。“很多乘客用了打车软件都‘放鸽子’,跑好长时间,到了他已经走了。”打电话得知许多乘客已经拦到车离开之后,很多司机便生气地和乘客吵,甚至骂他们不守信用。司机和乘客因为打车软件出现的不和谐愈演愈烈,一些出租车公司便干脆禁止安装打车软件了。从一位苏州出租车司机那里得知,他们那里更严格,市政府规定严禁安装打车软件,违者重罚。
打车软件公司不停地烧钱补贴司机和乘客,这本是件喜大普奔的事情,不过乘客和司机似乎并不买账,仍不断地相互抱怨。这看起来是一种十分矛盾的现象。打车软件公司自始至终埋头向前冲,单纯地认为只要尽可能地占据市场,以后的回报也会越多。事情往往这样,新技术在带来效率的同时,也会存在隐性的弊端,在一个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让老人打不到车,仅此忽视这一点就可能废掉打车软件这个技术的“先进性”,连快的打车投资人马云都说连自己的母亲都打不到车。或许他们应该回过头来看看,这中间还存在多少矛盾。
很多地方政策都开始限制打车软件的使用。这本来是个被许多人看好的朝阳行业,现在却深深地陷入了被动的泥潭。就像一只被玻璃压住的苍蝇??前方一片光明,但就是找不到出路。
快的打车投资人马云说连自己的母亲都打不到车。那么打车软件如今的被动是不是仅仅因为乘客和司机不满才被限制的呢?不久前,支付宝的广告遍布各个大街小巷,用超过银行8倍的利率来吸引人们把钱存入余额宝。阿里巴巴已经不满足于只充当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角色了,开始将眼光瞄向了银行。微信也开通了银行绑定业务。支付宝的广告果然很奏效,短短几个月吸引了大量的现金存入,至2013年底,余额宝客户数已达4303万户,规模高达1853亿元,稳居国内最大基金宝座。毫无疑问,这对于银行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不过余额宝没推出多久,便有一些人曝出余额宝存在漏洞,信息和资金有被盗取的风险。同样,也有媒体爆料出微信绑定银行卡的危险性。很多人又开始质疑,这些爆料是不是故意让人们警惕余额宝和微信绑定呢?不管是不是真的,这的确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而巧合的是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软件绑定的恰恰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平台,这引起了人们无尽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