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接到朋友一个电话:“知道吗?雅阁突破四千辆了!”(今年1、2月销量四千多辆)。刚开始觉得不可能,因为在印象中,雅阁在B级车销量榜上可算是“老大好多年”的主。然而为此特地进行一番调研后发现,道理还是有的。这其中原因复杂,除却经销商原因之外,本文着重从产品本身出发,进行解读。
现象解读:表面看有压库因素,但整体情况不乐观仍是确定的。
说雅阁真的就只有“月销4K”还是有点牵强的。通过对2013年的数据进行梳理会发现,新雅阁2013年12月份的销量为22158辆,比前几个月猛增了一倍多。很显然,即便是存在年底促销的因素,销量也不可能如此陡增。因此不排除雅阁为了全年“冲量”而采取了“特殊手段”(什么手段?你懂的)。而这种短时间内的“销量堆积”显然需要消化,最终导致今年1、2月份经销商的进货量降低。
然而这并不代表雅阁在销量方面就正常了。我们进一步梳理雅阁2013年以来的销量会发现,这个昔日老大在B级车里表现处于“二流水平”已不是一天两天了。即便考虑到日系下滑的因素,但通过与凯美瑞对比也能看出,雅阁早已没有老大风范。之前很多人将因素归结为车型老化。然而从去年9月份雅阁九上市至今的情况看,即便它不至于月销4千多辆,但相比凯美瑞来说还是低不少的。这意味着经过产品更新以后的雅阁,依然难以重振雄风。这就不得不引发疑问了:(昔日)“老大”,您这到底是咋的了?
这背后的原因,估计包括广本在内的很多人都在探寻,当然也就无所谓标准答案。在这里,也仅就车云的视角来谈谈观点。
不算主要的原因之一:B级车市场的变化
雅阁八为何当初如日中天,后来却江河日下?真是车型老化吗?这方面因素有,但也不是全部。这背后,与B级车市场的一些变化有很大关系。
最早的B级车在国内是典型的公务用车,这方面以帕萨特为代表。雅阁八诞生的时候,正处于B级从公务向家用转变的过程中。它这种越级而立的特性,恰好满足了公私兼顾的需求。因此人们在选B级车的时候,很容易将雅阁作为首选。
然而我们再看现在,B级车的市场已彻底家庭化。不要小看这一变化,它会对车型设计的诉求带来很大的影响。一味的大尺寸已不再讨巧。纯粹大气、稳重,也不是制胜法宝。相反,尺寸相对合理,设计上有吸引力,才是B级车的制胜之道。雅阁八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尺寸过大,而外观太过“四平八稳”,于是在这种“公转私”的变化中渐渐处于下风。
本田其实已意识到雅阁八过大的问题,因此在设计雅阁九时尺寸不增反减。然而它的这个变化并不够彻底,雅阁九与主流B级车相比仍然是大块头。这对于很多家庭驾驶者、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女性驾驶者而言,并不是什么吸引人的点,反而有可能因为“嫌大”而放弃。再加上雅阁九在造型上仍以中庸为主,这无疑也会影响到它对家庭用户的吸引力。
当然,这个区别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只能算是非主要因素之一。
不算主要的原因二:技术的变化
动力的升级是雅阁九的一大亮点,可惜这与2.0L版本无关。了解雅阁的人都清楚,2.0L版本绝对是雅阁八的销售主力,到了雅阁九也不例外。这也意味着大多数人享受不到动力升级的好处。虽说相比雅阁八没有退步,但没能做到国内外同步,还是会让一些人感觉不爽的。
变速器的变化到底是会成为促进因素还是负面因素目前还很难说。雅阁八在变速器方面并没有太多抱怨声。虽说之前的5AT挡位数不给力,但实际表现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还有一点,选择雅阁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冲着可靠性去的。而CVT从诞生以来,可靠性方面的口碑就不够好。虽然不能说明本田的CVT就一定可靠性有问题,但作为新生事物,再加上客户很可能会在竞争对手的销售人员口中听到诸如“CVT容易坏”的声音,最终让一些保守派人士做出“因为CVT而放弃”的选择也不无可能。
同样,以上这些因素也都不是主要的。买雅阁的人,技术派的毕竟是少数。多数人不会意识到悬挂的变化,也不会对发动机和变速器的来龙去脉有过多了解。
真正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出在车款合理性和性价比上
如果你真的在新雅阁上市以后考虑买这款车,然后又在几个典型对手之间对比过会发现,雅阁给人的感觉就是:“贵”。而这,恐怕是造成雅阁销量遇阻的主要原因。
去年九月份,雅阁九刚上市时,起价高达20.68万元,明显比凯美瑞和天籁的起价要贵3万元以上。2.4L版本的起价也高达22.98万元,同样比对手的起价高2-3万元。当然,这里说的是起价,这主要是雅阁高配起步所致??2.0L和2.4L的最低配都是豪华版。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豪华版的配置。恰恰相反,更多的主流人群,只是对天窗、真皮座椅这些基础性豪华配置感兴趣。如果对手车型那里有符合这一需求的车款,同时价格又比雅阁豪华版低,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雅阁贵。
虽然在这之后,雅阁适时推出了17.98万元的2.0L舒适版和21.98万元的2.4L舒适版,但毕竟推出的时间是在2月底,它们对于雅阁1、2月份的销量起不到任何贡献。而且即便是加上这两款新车,雅阁的车款布局仍然不够合理??17.98万元的车款配置过低不可能成为主流。市场真正中意、配置相对齐全且指导价在18万多元的车款,雅阁仍然缺乏。
从分析来看,雅阁目前的状况倒不至于有“硬伤”??单就车型本身来说问题不大。销量的暂时受阻,与车款布局不尽合理有关。而这是可以调整的。只是,雅阁的动作不能太慢了,否则当销量榜形成一定定式,造成人们形成“现在雅阁卖不好”的印象,到时候再亡羊补牢只怕会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