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4时,国内将迎来第9轮油价调整,汽柴油价格分别上调195元/吨、上涨185元/吨,折算为每升上调0.15-0.16元/升。截止目前,国内成品油已经历9轮调整,大体呈现“连涨”趋势,每吨涨幅高于200元的共有三次,时间分别为1月28日、2月28日以及3月31日。汽柴油价格调整不仅影响着部分车主的出行成本,接二连三的上涨情况也让消费者猝不及防!
相比2018年的油价调整,今年一季度出现环比大幅增长,并且出现“五连涨”。26日前,国内油价实现了“6次上涨、1次下降、1次搁浅”,按照现有的油价调整制度,国内油价或于6-7月开启“8元时代”。
转眼国际油价,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在17日起出现暴涨,涨幅从原来的0.38%提升至1.14%,对应的原油价格为64.00美元/桶、66.30美元/桶,究其原因或与“美国切断伊朗石油出口”有关。对此,也有国内学者表示:“国际原油价格增长将进一步影响国内油价的‘抬头’局面。”
加满一箱油多花7.5元
以92号汽油为例,若车辆油箱为50升,那么每加满一箱油需要比上一次油价调整多花7.5元,对于一些周末、节假日才驾车的朋友,油价跌涨并不会造成大影响,毕竟在一个月内所增加或降低的金额并不算高。当然,对于运营车辆而言,油价若持续上涨必然会减少经济收益。
国内油价调整有依有据
2016年1月13日起,国家发改委针对原油价格调整给予了更完善的方案,即成品油定价机制,该机制最高上限值为130美元/桶、下限值为40美元/桶,这一机制能与国际油价形成联动。显然,国际油价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国内油价,毕竟我国在石油产量方面比较稀缺,依靠仅有的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华北等油田将很难确保日常的社会生产及运作。
当然,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也存在一定的“调控性”。去年7-9月,国际油价“跌跌不休”,相反国内油价迎来“连涨”趋势,并且在10-11月出现峰值。
国际油价飙升,到底谁“背锅”?
由于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的影响较为深远,所以其背后离不开经济及政治因素。今年1月起,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和俄罗斯施行了石油减产计划,每日减产120万桶,其执行率高达155%,也就是说国际油价开始趋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一做法有利于减缓美国“操纵”国际油价的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近期通过了制裁伊朗的法令(不允许任何国家实施伊朗原油的豁免),导致国际原油供应不足,价格飙涨。而这一做法将促使欧佩克组合和其他国家提高原油产量,防止哄抬价格。我们知道,美国作为石油消费大国,同时也是产油大国,明明可以自给自足,但为何还希望油价走低呢?
其实,美国控制国际油价是出于政治目的,其次才是经济,虽然油价下跌也会影响美国的石油产业,但“两权相害取其轻”,美国仍是赢家!
相信有不少人仍表示疑惑,美国希望石油降价,那对中国不是好事吗?为何国内油价仍在增长?刚才提到了“美国不允许任何国家实施伊朗原油的豁免”,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包括中国)一旦从伊朗进口石油,那么也将受到美国的相应制裁。对此,我国在进口石油方面将受到制约,而油价之所以上涨自然也变得迎刃而解。
一季度“中石油”销量增长8.7%
今年一季度,“中石油”成品油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7.8%,利润额增加26.86%。据“中石油”官方表示:“一季度纯枪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2%;今年的目标就是把资源向终端市场转移,并进行多元促销”。另外,“中石化”和“中石油”在去年分别实现了净利润624亿元和1105.6亿元。
虽然国内油价时有波动,但售油公司都处于盈利阶段。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多,国内消费者对汽柴油需求量也在扩大,第二季度或将迎来新一轮的销量增长。
调价后,油价还能回落吗?
就目前形势来看,受到国际地缘政治的影响,国际油价可能在短期内还会增长,这也进一步推动国内油价的上升,并且增长幅度还将有所提升。至于何时能够回落,恐怕需要经过2-4个周期。
画龙点睛:
经上一轮油价下跌后,国内油价出现了再次上涨,消费者一时难掩失落情绪。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国内油价出现“连涨”的概率仍将提升。对此,无论油价如何调整,消费者都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况且油价问题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理应得到重视,毕竟能源问题不仅属于国家战略,同时还关乎每一个人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