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胡夫在翻看各家汽车上市公司公告时发现,在香港上市的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悄悄”宣布对其与戴姆勒方面合资的梅赛德斯-奔驰租赁有限公司(MBLC,前者持股35%)增资。增资原因是MBLC的风险资产数量超过了国家商务部的监管要求,需要通过补充资本金的方式予以解决。
说“悄悄”,只是由于该公司同日宣布了2019年年报,这则消息得到的关注很少。这也是汽车金融业务在当前行业地位的一种侧面体现——汽车企业其实非常重视,但受益于“运作得当”,这块高利润的业务并没有得到行业广泛关注。
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从2012-2017年的6年中,我国汽车贷款业务渗透率实现了翻番;而且有较为明显的倾向性:年轻人更愿意贷款买车。由于缺乏其他数据的相互印证,目前无法确定,导致这种倾向性的根本原因,是年轻人更愿意贷款,还是他们的购买力弱。
而其他信息源的数据则表明,豪华车厂商对汽车金融业务的开发是非常到位的,我国豪华车贷款的渗透率已经达到美国市场的水平,可能已接近或即将接近上天花板。
当前汽车金融市场的蓝海,是融资租赁业务,我国2017年的渗透率为5%,远低于美国。
金融赚钱比实体容易,这是一个通识。不过在汽车业,汽车金融业务的可持续性是建立在车辆自身具备竞争力基础上的。没有好的产品,光靠金融赚钱的厂商,历史上有过,就是那个在2009年破产重组的通用汽车公司。大家有兴趣地话,不妨去翻看一下通用汽车金融公司(GMAC)的净利润曾占其总净利润的比例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