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生产高度集中的格局下,中国汽车品牌之多令人费解。不过,随着国内车市陷入销量迷局,残酷的车市淘汰赛终将来临。
目前根据最新的全国汽车销量数据显示,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8.5万辆,同比下降27.9%。尤其在乘用车领域,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下滑至37.1%,为3年来的最低点。
这样的市场表现正如不少业内认识的预测:“2019年是中国汽车市场最残酷的一年,要淘汰很多企业。”
以往车市快速增长时期,阿猫阿狗都能赚钱,现在市场急踩刹车,车企必须有足够的规模效应才能得以生存,市场注定要经历洗牌。毕竟,中国目前的自主品牌车企数量实在太多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成熟的汽车强国,汽车品牌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只会剩下两三个实力最强大,或是资本市场尤为青睐的潜力股汽车集团。比如德国有戴姆勒、宝马、大众三足鼎立,日本有丰田、本田、日产成为产业支柱,美国则有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
中国汽车产销的集中度也会不断提升,一方面在市场的自然竞争下,需要遵守优胜劣汰的法则,另外,各大国营车企,也会在国资委的主导下进行大规模的合并重组,最终形成少数几个强大的国营和民营汽车集团,而一些边缘化的品牌则将加快退市。
如果根据目前行业内的表现进行一波猜测,十年后的自主品牌整体大致应该分成四个梯次:第一梯队鏖战群雄,拥有与国际大厂正面抗衡的实力,第二梯队独善其身,第三梯队与前面两个集团形成结盟,第四梯队则合并或保留生产资质沦为其他品牌的代工厂。
我们在此以每个梯队的代表性车企YY一下,大概是这样:
第一档:吉利、上汽
吉利正在朝着中国自主第一品牌发展,某种程度上已经差不多达到了,就像德国有大众,日本有丰田一样,中国也正在扶持一个叫得出名字的大型跨国汽车集团,这很可能就是吉利。
李书福的远见可以说是超神的存在,在15年间把一家浙江区域性的企业打造成为自主品牌的骄傲。今天的吉利不光拥有成熟的产品线和大量的消费者群体,还建立了完善的研发和制造体系,并且借助沃尔沃的技术创立领克品牌进一步提升吉利汽车形象。
同时,加上吉利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和灵活的治理机制,对外买戴姆勒,对内发展领克高端品牌等,还有电池,飞行汽车,共享汽车,自动驾驶等相关业务,吉利一个都没落下,可谓是当前国内发展最全面的一家自主品牌车企。不仅未来十年立足不难,且仍是最有望领跑行业。
上汽则是国企,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带来产业链整体实力的比拼远胜于竞争对手,合资企业稳定的利润贡献给荣威和名爵这两个自主品牌提供了足够的资源保障。
而且短期内基于各方利益的诉求,大概率不会受到合资股比放开的威胁,这也意味着未来五到十年内,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这两个合资奶牛将会持续不断的为上汽输血。
同时,借助通用和大众两个合作伙伴在过去20年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和经验,通过并购的尝试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学习国外经验,上汽目前也形成了国内最顶级的研发和生产体系和最优秀的供应商体系。要说国字号当头,目前上汽一定是走的最稳的那一家。
第二档:长城,比亚迪
长城曾经靠着站对了SUV这条风口足以支撑此前笑侃十年而不衰。而从2017年开始发布“魏”品牌、到2018年与宝马成立光束汽车,发布欧拉出行战略等一系列的举措又让人意识到与世界接轨,才是魏建军的核心竞争力。
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最复杂、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只有率先整合国内外的优质资源才能在众多势力中脱颖而出,拔得先机。因此,如果长城能够把这种意识持续保持,十年后不说第一梯队,至少第二梯队一定有他一席。
从长期发展来看,比亚迪留给对手的是坚不可摧的供应链闭环自洽生态。论技术储备和地理优势,比亚迪做电池起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能做到自给自足供应电池的新能源车企,且电动车品牌形象全球领先,电动车产品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此外,比亚迪云轨项目依靠深圳改革开放的东风,在新能源车的趋势下,注定十年里肯定不会掉队。
第三档:一汽、北汽
首先,这两属于用来产生就业岗位的,绝不能倒闭,国家会扶持他们。北汽前几年靠着新能源车火爆一时,却在逐渐收拢的政策补贴下,没有凭借先发抢占市场的优势,以技术为本推出能够持续保住市场地位的产品,包括因为质量存疑产生的口碑问题,今年以来严重营销了销量,可以说日子并不好过。但终归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可能是目前北汽于自主品牌中确切的一种形容。
一汽与上汽类似,靠着丰田和大众输血,日子相对好过,且商用车做的较好,是盈利的。但除此之外,自身并没能在若干年的合资生涯中汲取太多技术优势,在自主领域实现突破。
因此,一汽未来极有可能在国资委的主导下收购并购其他车企,以应对越来越不确定的未来和残酷的市场竞争。而合并带来最大的好处即是利用规模优势最大化摊低成本,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至于多余的产能,还可以为其他企业代工,不会造成大量的失业和国有资产的浪费。
第四档:江淮、福田、力帆、海马、江铃
这一类车企的乘用车基本没啥存在感了,可能会淘汰或者合并掉。中国确实也不需要这么多汽车企业,是时候淘汰一批。但是江淮、江铃、福田的商用车业务不错,或许还会保留。
至于其他的,掰着手指头数一数,剩下的自主品牌已经跟领先者差出了不只一条跑道,在下一轮行业整合、优胜劣汰之中只能作为被动方等待整合,或是灰飞烟灭。
最后补充关于造车新势力,就目前形势而言,我们看不清有哪一家能够真的有实力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比于传统造车企业,新势力有它独到的优势。
他们强调的用户体验,他们对数据的搜集、分析和处理能力,他们对于未来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和持续的探索。这些都是传统车企业所一直缺乏的东西,他们就像一条鲶鱼深深的搅混了这趟水,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也让传统车企业开始尝试改变慢慢跳出舒适圈,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不过在资本寒冬到来之际,他们能否挨过这一轮洗牌,在混沌中趟出一条生路呢?现在也只有蔚来和威马小鹏看来是比较靠谱的三家,其他的可能难逃淘汰命运,或者和第三或第四集团的车企合并,或者结成比较稳固的行业联盟,实现品牌的生存和继续发展,而更多的则将消失在泡沫之中。
毫无疑问,汽车企业将面临的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淘汰战,但从积极的角度看,只有经历这样的大战,才能诞生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而另一个问题是,即使是当下如日中天的华为,回想十年前,也不过是冲话费送的手机品牌,有几个人敢谈日后第一。十年太久,只争朝夕,未来的事情也不能完全妄下断言,究竟哪些企业能活下来并最终胜出,还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