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月1日起,《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经销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者是收取额外费用、不得对消费者限定汽车配件、用品、金融、保险、救援等产品的提供商和售后服务商;同时新办法打破了车企的授权经销垄断,这也为汽车超市的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持,不久前苏宁汽车超市似乎吹响了4S店垄断的号角,然而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在笔者走访了部分4S店后发现,在一些热门车型的销售过程中加价现象、收取出库费现象依然公开存在,虽然新办法中的各项规定令人振奋,但在笔者看来,这种4S店乱象依然会持续存在,且汽车超市短时间内也无法从4S店分羹。先说4S店加价现象,早在2010年笔者服务于某经销商集团时,恰逢途观热卖,热卖到什么程度呢?只要有人问途观第一句话就是加价4万能提车,至于配置、颜色什么的根本不谈,即使这样单店月销百台非常轻松。在此期间无论是3.15协会还是工商部门均对此行为严查,但并无法改变加价局面,原因很简单:无法固定证据。即使是固定证据无非就是约谈罚款,对于财大气粗的经销商集团而言这显然是毛毛雨,何况盘踞在某地多年的经销商集团又怎会没有一些关系呢?目前虽然新办法已经实施,但是面对的问题依然七年前的问题,谁来认定责任?谁来执法?怎样执法?这就好像汽配城卖零件,假冒伪劣产品肯定有,相关部门肯定查,但查完呢?依然会有,并没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那么4S店的源头在哪?有人说是车企。这么说固然有道理,但4S店作为独立法人与车企并不是隶属关系,车企也不会对4S店如何经营过多插手,且如果4S店不赚钱必然会给车企施压,这也是车企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对于4S店加价卖车的情况车企不是不知道,而是睁只眼闭只眼,即使被媒体曝光也完全可以置身事外,毕竟4S店才是售车的主体,与车企无关。针对4S店加价等乱象目前从政策上并没有实现闭环,从车企角度又听之任之,面对着额外的钞票4S店会放着不赚吗?所以,笔者认为,无论出台哪种办法何种政策,只有将处罚机制层层流程化甚至与企业诚信挂钩也未尝不可,4S店对金融的依赖越来越严重,银行放贷必然会调查企业诚信,如此一来环环相扣4S店还敢这样明目张胆的乱加价乱收费吗?
至于苏宁的汽车超市开业,与其说是致力于汽车流通行业的改革倒不如说是借着大家对新办法的热议来一波蹭热点,反正苏宁卖场里家电也是摆汽车也是放,它要是愿意在卖场里放个火箭都行!当然这都是玩笑话,其实汽车超市的概念在多年以前就出现并且实施了,在笔者印象中做汽车超市最早的经销商集团应该是庞大,在新办法出台之前4S店均是要得到车企授权的,哪个车企授权就只能经营哪个品牌,那为什么在几年之前庞大就能开启汽车超市模式呢?
1.庞大有地。庞大集团在国内尤其是北方地区拥有大片地皮,有些地区由于市场容量有限、不同车企对区域的4S店建设数量要求等各种原因,注定有些品牌在该地区的销量不会太高但市场又有需求,即使厂家允许建立4S店但考虑到投入一个4S店数以千万元计,庞大集团只好搭建展厅后在里面放几辆车甚至直接将不同品牌的车摆到展厅里,一起混着卖。
2.庞大代理品牌够多,足够强势。虽然当时没有新办法,车企对庞大的汽车超市也并不是不知情,但由于庞大集团的销售渠道够多、销量更大,且在全国范围内庞大可以在自己的体系内随意调车,总之每年完成车企给的销量任务车企也就不会说什么。
3.挂上二级经销商的牌子。前些年4S店基本都设立在地级市一级,县城里虽然也有消费需求但买车只能到市里,车企与经销商均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就有了二级经销商的出现,由4S店在当地寻找合作伙伴并提供车源等支持,车企对于4S店发展二级经销商也会给予政策补贴,换句话说庞大集团的汽车超市也可以看成是多个二级经销商共用一片场地。
看完庞大的汽车超市后再对比现在的苏宁汽车超市,除了在装潢方面有一些不同外,和庞大汽车超市并无太大区别,如果说有那就是车源问题,庞大得益于自身遍布全国的经销体系和令车企振奋的年销量,在汽车超市的运营方面显然更灵活,也能够实现盈利;而苏宁汽车超市在车源方面是最大短板,如从车企走货那必然会有车企的销售任务及各种商务政策,销量达不到一定量级必然在车价上无法同传统经销商集团竞争,且一旦车企对这种新兴汽车超市进行政策支持,传统经销商集团必然反水施压,远的例子不说就聊今年沸沸扬扬的一汽奥迪经销商成立联会反对上汽奥迪成立一事,显然为奥迪带来极大压力;而如果苏宁汽车超市从经销商体系内拿车走货,扮演一个帮助经销商清理库存车的角色那至多算是经销商集团旗下的二级网点,又何谈打破4S店经销体系的垄断呢?
汽车4S店形式的经销体系已经存在几十年,未来必然还会长期存在。伴随着合资车企股比的放开以及未来车企必然淘汰阶段,汽车流通体系的变革相信不会太远,一纸新办法虽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消费者同4S店间的矛盾给了消费者一个发泄窗口,但在短时间内仅仅凭借新办法显然无法改变现状,车企如果不率先变革,4S店又如何能够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