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关注度比过往任何时候都要高,每当网络上有关于事故的视频出现,播放量都不少,甚至在弹幕里互相指责也出现。作为潜在的购车者,应该更多去关注主动的车辆安全配备,比如说前/侧方摄像头、自动刹车、ESP、车道偏离等等。但还有一部分安全配置也不能忽视,那就是被动安全。
顾名思义,被动安全不能防止或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是,它们可以在事故发生时,最大程度地减轻人身伤害程度。比如说安全气囊就是最多人熟悉的被动安全装置,但原来气囊也有不同的工作形式。
约翰·赫特里特(John W. Hetrick),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美国人,就是安全气囊的发明者。从1952年开始相关研究的工作,在一年后就取得了美国辅助乘员保护系统(Supplementary Restraint System)专利。
但直到十多年后,才有厂家把安全气囊放到实验车上进行试验。1974年,通用汽车就率先在市售车装上驾驶座安全气囊,之后在前乘客座也装上安全气囊。欧洲汽车市场要到1980年的奔驰S级上才成为第一辆在欧洲正式销售配有气囊的汽车。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气囊技术分为了几代。首先第一代是单纯的弹出式气囊。而第二代则是低膨胀气囊,主要的体征是它的膨胀速度相对较慢,从而可以帮助降低气囊膨胀的同时可能带来对乘客的挤压伤害。
到了第三代则加入了更多智能化科技,可以根据碰撞的强度调整充气压力的智能气囊。而今后第四代的安全气囊,通过更多的传感器感知成员的姿势,位置,碰撞强度等,从而实现最合理的弹出状态。
不过技术如何变,它的工作原理并没有太大的不同,继续是有安全气囊模块操作。安全气囊模块由接收从碰撞传感器传来的信号、产生气体的充气装置,通过充气展开膨胀、缓解二次碰撞的气囊及收藏充气装置和气囊的护圈及盖板构成。
不同的厂商对安全的追求有着同样的追求,只是实现的方式有所不同,或许能从它们设计气囊的方式上理解它们的想法。
沃尔沃是全球车坛公认的最安全的汽车,当然它们除了致力保护车厢内的乘客外,同时也通过保护车外的行人,来体现了社会责任感,比如说在V40上首次使用了行人保护气囊。
都知道当人被车辆撞倒是,身体会因为惯性而撞向发动机盖,而且头部撞击的几率很高。有见及此,沃尔沃把气囊放置在发动机盖靠近前挡玻璃的位置,当位于前保险杠的传感器感应到撞击时,发动机盖尾部会翘起,让隐藏其中的气囊释放出来保护被撞者。
除此之外,气囊的部分也延伸到前挡玻璃和A柱附近,防止玻璃碎片弹出和发生二次伤害。不过这一切的发生要符合速度低于50km/h的条件。
常常提起的都是车内的气囊,其实车外也会使用气囊。德国的ZF和美国TRW合作研发了一款外用侧方安全气囊,这种气囊可以在车辆遭到另一辆汽车拦腰撞击时提供防护。外部气囊的尺寸从前后车门到B柱,这么大体积会让充气时间变长,因此在事故发生前就需要立马打开,据称该外部安全气囊可以将侧向碰撞冲击力削减30%左右。
侧气帘大家都听说过,但基本是避免乘客撞向车窗导致伤害的单侧气囊装置。而通用就曾经发表过一款隔离气囊。它安装位置在主驾驶席右侧,用意在于避免乘客因为惯性摇晃身体,而出现左右乘客互相撞击受伤。此外,碰撞的时刻扶手箱,换挡杆,都有可能对驾驶者造成伤害。有了这套系统保护就更有安全感。
一般的气囊/气帘,比较注重保护前两排乘客,而第三排位置或者只有侧气帘遮挡一下。丰田在2009年就研发了头枕安全气囊。工作方式是从后排玻璃上方的天花板处向前展开,包裹住后排头枕。主要作用是防止乘客因为鞭打效应把后窗撞碎,从而影响行车。
连制动减速都有气囊可以用,真的是难以想象。在奔驰ESF安全概念车计划当中,有一项成果是通过发动机舱下部安装一个安全气囊,在发生撞击时可以迅速从车底弹出,通过与地面的摩擦从而起到减速制动的效果。
但不是让气囊直接摩擦地面,而是用大约为80-100毫秒的弹出时间,将表面的金属材料撑开与地面接触提高摩擦力增加刹车。
安全带气囊也是福特的新技术,在国内销售的林肯MKZ上也有使用。看起来和普通安全带没什么不同,只是摸上去感觉厚一点,而且卡扣的样子有点特别。特别的地方在于,气囊内置于安全带从带扣到乘客肩膀的位置,一旦发生碰撞,汽车就会发出信号释放气囊,此时安全带气囊与人体躯干的接触面积较未展开气囊时提升五倍,大大增加了受力面积,使得安全带在束缚躯干惯性前冲时身体所受的压强大大降低,防止安全带在束缚中引起的二次伤害。
最特别莫过于雪铁龙的气囊设计,都知道安全气囊都是从方向盘和仪表台弹出释放,可它却把气囊收放在车顶,从上面沿着前挡风玻璃弹出。
虽然说气囊从车顶弹出,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从正面弹出带来的二次冲击,可当前挡玻璃破碎时会不会把气囊刺穿而令其失效?
不管怎么说,各大厂家对安全追求的步伐并没有停止;或许将来对在安全方面研发要偏向电子化了,比如说怎样防止黑客进入自动汽车系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