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许久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海马汽车被爆出“亏损5年净利润”、“市值蒸发50亿”的新闻。
2018年1月26日,海马汽车发布2017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亏损金额高达9.4亿—10.4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超过500%。1月29日股市周一刚开盘,海马汽车股价一下子大跌9.64%,创下近两年来的新低。
在自主品牌的追逐战中,本来品牌知名度就不高的海马汽车显然已经被吉利、长安和广汽等品牌远远地甩在身后,如今又遭遇业绩与销量的双双下滑,逐渐边缘化的现状似乎已成定局。
已到退市边缘:一年亏掉五年利润
据悉,此次发布的2017年度业绩预告是海马汽车自2010年以来首次年报出现亏损。数据显示,2012年-2016年,海马汽车净利润分别为1.64亿、2.98亿、2.13亿、1.62亿、2.3亿。这也意味着,海马汽车2017年的亏损或许将过去五年的净利润“吞噬”。
海马汽车如此惨淡的经营业绩,最主要的原因是销量的锐减。众所周知,2017年可谓是中国自主车企的大年,自主乘用车整体市场份额和车型平均售价攀高,并出现了如吉利、传祺、上汽等一批规模大、增速快的自主车企。但我们发现,海马汽车2017年的主营业务销量目标完成率不足五成,而目前唯一盈利的仅剩下金融服务业务。2017年年初,海马汽车就定下了30万辆的销量目标,尽管奋力拼搏一年,但2017年实际销售仅为14万辆,销量还不足目标数量的一半。
可以说,海马汽车的全线车型销量全部大幅下跌,海马一度在市场上投放了20多款车型,如今在售的也多达10余款,然而年销量过1万辆的仅有5款,多数车型一年销量只有几千台甚至几百台,这意味着这些产品的投入全部都没有实现收益。
与此同时,海马汽车2017年 8 月底投放市场的主导产品 S5 青春版,为了提高竞争力,产品售价下调了 3000 元/辆;第四季度投放市场的主导产品 2018 款 S5,因新增各项配置等引起单台成本上升约 6000 元/辆,但产品售价未调整,造成产品毛利率下降。
由于2018年春节在2月份,受消费者节前购车影响,很多车企均在1月实现了销量“开门红”。但海马的销量依旧惨淡,数据显示,2018年2月末,海马汽车发布1月份销量情况,2018年1月份总计销售9805辆新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达到51%。销量跌成这样,亏损自然无法避免。
亏损根源:核心产品缺乏竞争力
对于海马汽车的亏损,业内人士的普遍观点是,其根源在于缺乏核心产品竞争力,更新速度慢。
此前,海马汽车也发公告称,2017年大幅亏损的原因除了销量下滑外,更多的是由于其自身实施产品聚焦战略后,对部分产品或在研项目实施退市或停止研发等,涉及的相关资产或研发支出予以减值或费用化,影响净利润约2.42亿元。
相关人士表示,自从海马和马自达分道扬镳以后,推出的车型与其他品牌同级别的车型相比几乎没有竞争力。似乎自1988年创立至今,海马汽车除了福美来曾经风光一时外,再也没有第二款叫得响的车型。而如今,曾与伊兰特、凯悦并列“新三样”的福美来也早已风光不再。仅剩海马S5尚还保有一点人气。
但S5也并没有像哈弗H6那样长盛不衰,而是很快跌下“神坛”,这与“减配不降价”的操作有着直接的关系:就在自主品牌频繁增配、降价、推新款的时候,2018款海马S5却减配不降价。
除此之外,错综复杂的业务板块也是海马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海马汽车财报显示,海马汽车集团旗下包含房地产、商务会馆、物业公司、金融投资、小额贷款等业务。如此繁多的业务必然会降低海马汽车板块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新车的研发和量产,甚至影响到汽车销量,从而降低集团的整体利润。
据报道,海马汽车在2018年前组织了一场“洗心革面,业绩突破海马特训营”动员大会。在会上,中层以上的男性员工全都剃成光头,并在头上绑着红、黄两种颜色的彩带,而印在彩带上“王者归来”这四个大字真的能带领海马化险为夷吗?拭目以待。(本文摘自《家族企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