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车在中国市场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大众品牌。但你很难想象在遥远的美国,德系车并不是很受欢迎。准确来说,应该是非豪华品牌的德系车,不怎么受待见。
美国作为车轮上的国家,市场环境非常成熟,在美国街头可以发现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车型。先天的市场优势以及相对开放的政策,让许多符合条件的车企纷纷涌入美国市场。
但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美国路上跑的德系车,尤其是大众品牌车型比起同级别的日系车、韩系车等要少一些。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大众在美国的销量要远低于日系的丰田、本田以及日产等。
实际上,美国市场的消费习惯、使用习惯和中国市场截然不同。美国人更钟情于大排量自然吸气车型,加上油价低廉、公路笔直宽敞,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新能源汽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可能成为主流。而以大众为首的部分德系品牌,在较小排量的增压发动机技术领域更成熟。所以在习惯上,部分德系品牌的优势就不是很明显了。
在美国,日系阵营的丰田、本田以及日产等均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并且是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落户美国。值得一提的是,日系三巨头在美国的工厂还远不止一座,成熟的供应链以及市场环境也让其在美国市场如鱼得水。
而大众尽管在很早之前也在美国建厂,不过由于后期市场环境不如意,一段时间后就撤出美国。在2011年之后重新回到美国建厂的大众,早已经失去了优势,比起同级别的日系、韩系车,竞争力要差了许多。
设计缺乏个性以及用户满意度、可靠性差等因素,也让大众失手美国市场。“大众套娃”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高尔夫充气变途观等段子也层出不穷。与此同时,JD Power的可靠性报告中,大众的得分也要比其他厂商略低一些。
再者,由于大众集团中还有奥迪等兄弟品牌属于豪车定位,这也使得整个体系在市场上的品牌溢价更高。可能大众认为自己是大众化品牌,对手是丰田、福特、现代等。但是在美国消费者看来,大众更像是一个“轻奢品”,这就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帕萨特的行为策略和购买凯美瑞、天籁的行为策略是不同的。消费者更愿意花更少的钱买低配的后者,而对于前者,消费者更希望通过优惠来购买高配车型。
聪明的大众也知道这种现象,大众也试图通过提供低配产品让其对消费者变得更有吸引力和价值。可即便如此,其成本仍旧要高于同级别车型。毕竟在许多涡轮车都开始出问题的时候,大众依旧可以拍胸脯宣传推广自己的黄金动力组合。
反观中国市场,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基本上轿车销量前十排行榜中,大众都有五、六款车上榜,并且还不是偶然事件。相比起美国多元化的汽车文化,国人买车的消费观更多是实用、中庸为王道。一台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设计更偏向稳重大气的大众就成了许多消费者的首选。
其次先入为主的观念不仅体现在美国市场,就算是放在中国市场也同样受用。在建国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基础几乎为零,而汽车工业又是国家大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大众于上世纪80年代成功与中国车企联婚,开始来到中国“生活”。
大众早年生产的车型在稳定性可靠性用户满意度等方面非常出色,加上当时车型选择少以及一些机关单位将大众作为公务车,于是乎大众“神话”就一发不可收拾。直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大众在全球最大的市场。
汽车工业发展至今,各品牌各派系的造车理念也都非常鲜明了。尽管美国人喜欢日系车,中国人喜欢德系车,但这并不能说明哪个派系造车理念就更高尚,只能说各自的定位不同。在全球范围来看,美国人不喜欢德系车、中国人喜欢德系车也不过是消费观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