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卡尔·本茨展出了他发明的第一辆汽车,这也被认为是现代汽车的起源。由于工艺复杂、价格昂贵,驾驶和维修不方便,此时的汽车仅仅是富贵阶层独享的玩物。到了1913年,美国的亨利·福特开创了汽车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汽车的售价大幅度降低,并走入寻常百姓家。
可以说,福特流水线生产方式拉开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序幕,把制造业从手工生产推进到大规模生产的新时代。
此后,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一直延续至今,从此,消费者的购车方式也就再没有过改变,只能被动选择厂商提供的现有产品并付款。然而,随着消费主力人群的年轻化,消费需求结构正不断向多样化与个性化转变。
比如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都经历过类似这样的场景:低配置版本的车型无法满足需求,而高配置版本的车型提供了过剩的配置,消费者又需要为此支付额外的购车款。一款“我真正需要的车”永远只能停留在幻想中。
直到上汽大通“C2B”的出现,一种能够为每一个购车者量身定做“我想要的车”的最佳解决方案。
什么是上汽大通的C2B?
C2B(Consumer to Business)原本是起源于互联网经济时代新的商业模式。这一模式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和价格,或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和定价,产品、价格等,生产企业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
上汽大通C2B概念分成六大阶段,用户可在定义、设计、验证、选配、定价、改进六大阶段全程参与造车。在上汽大通C2B的生产方式下,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和价格,或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和定价,产品、价格等,生产企业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
这就好比大家去吃饭,别的饭店仅提供后厨配好的套餐以供选择,而上汽大通不仅仅做到了顾客可以单点,甚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规定每一道菜的咸淡、酸甜!
简单一句话,就是在这样的模式下,大家可以真正地当家作主,什么是你想要的,什么是你不需要的,一切都可以由自己做出决策。这种从生产方式上的改变,确保了上汽大通的产品交付到用户手中时,能够真正做到“一个人一款车”,是真正的“一人一道菜,同菜不同味”!
具体点说,大家在定制上汽大通产品中,不仅仅包括车辆的动力配置、驱动模式、尺寸、轴距、内饰设计、底盘调校、车身尺寸等“大件”,甚至是车辆轮毂的尺寸、外形,轮胎种类、车身颜色、大灯配置、安全配置等等细致的地方,消费者都可以自行选择。
总而言之,你需要的上汽大通都能够提供,你不需要的就绝不可能出现在你购买的车辆上。你有多少对车辆的想法,上汽大通就有多少车型。和上汽大通的“私人定制”模式相比,现在的“量产套餐”模式,简直就是古董级别了。
为什么只有上汽大通可以做到“私人定制”?
上汽大通C2B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事实上,这种模式确实存在于现有的汽车工业体系中,但采用者全部都是奢侈品牌,如劳斯莱斯等。
但上汽大通C2B模式真正的开创性和价值所在,就是将这种模式做到了“泛大众化”,将高高在上变成了普通消费者的触手可及,将高昂的支出变为了消费者自己控制成本。打破了汽车产业的固有模式,以用户驱动,颠覆式创新智能定制C2B业务模式。
这样的生产方式为什么诞生在上汽大通呢?因为上汽大通C2B的业务模式是根植于上汽大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之中的。是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独门绝技”。
从上汽大通自身业务来说,其发展过程中,V80平台的个性化制造的订单达到了40%,并且,对于房车客户的要求更是100%的个性化。由此,在不断的摸索中,上汽大通形成了小批量多品种业务模式和柔性化、个性化制造体系能力,为快速适应C2B的业务模式切换奠定了一定基础。
所有的这些,最终转化为了上汽大通独有的体系竞争力。由此形成了上汽大通为消费者打造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的C2B模式。
写在最后
上汽大通C2B真正让用户参与,打造了用户和企业之间真正在线互联、有温度的关系,这也是汽车行业第一次形成了与用户新型的关系。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C2B模式中的消费者回归到了商业决策中心,与大通一起创造产品,打造一辆“我的车”、“对的车”。
从汽车行业来讲,首创C2B模式的上汽大通拉开了汽车大规模定制的序幕,助推汽车行业转型升级。从民族工业来讲,C2B大规模定制将成为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战略突破口,也是工业4.0、智能制造的逻辑起点,是中国汽车工业史对传统的挑战和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