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在街上可以看到一些老车子,也看过到一些图片,会发现老车子都很有独特的味道,与现在的量产车型都不相同,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老车子大多采用了方正的造型,车身线条偏向平直,那么为什么这样有特色的设计没有被沿用呢?这就得问问空气为什么不乐意了。
汽车设计的演变,除了与实用性、美观等因素有关,更多的是与空气阻力的较量,关于如何减少阻力并且利用空气的气流作用,就衍生出了流体力学的分支——空气动力学。汽车虽然在地上跑,但空气动力学在20世纪初的应用,汽车要比飞机更先进,因为汽车先于飞机突破时速200公里。
200公里在今天的汽车日常行驶中,都是一个很快的速度,而就以200公里时速作为临界点,空气阻力占汽车的行车阻力的85%,因此如何解决减少这个阻力,对于汽车产品的性能提升至关重要。
而与空气动力学密切相关的就是车身造型了,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汽车造型,比如鱼形,船型,楔形,甚至火箭型。但即便如此,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优化还是不如后来设计的车子,即便是后来方形的车子,也比这些造型夸张的老车子要更好。
这其中的原因是以前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帮助测算车身设计的空气动力学优化水平,而如今的技术手段有几种,一种是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计算机软件的模拟测试,高效而且经济,另一种是风洞测试,直接让车子在模拟道路风速的场地进行实测,当然进入风洞前CFD是必要的步骤。
测算的结果,也即衡量汽车空气阻力的指标,在今天叫做风阻系数,如今的量产车风阻系数一般在0.28至0.40之间,更低的风阻系数可以带来更好的性能、更好的燃油经济性、更少的行车造型和更强的行车稳定性,但也不是越低越好,否则车子的下压力不足,就会飞起来。
所以,了解完这些,我们应该就知道方形的经典汽车设计还有跳灯设计应该是不会再回来了,而换来的就是良好的性能、良好的经济性和耐用性。不过还是有不少人觉得,这些都不重要,买一辆二手的老爷车回来典藏甚至改装也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