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汽车  汽车销量排行榜  suv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  宝马x5优惠  保时捷卡宴  保时捷718  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保时捷918 

绿驰汽车可以当作一个样本去关注-轿车网

   日期:2022-05-11     来源:中国农业网    作者:汽车网  联系电话:浏览:225    

文 | 吴迎秋

上周,绿驰汽车与长安汽车战略合作暨与长安铃木联合生产签约仪式在重庆举行。至此,一个之前还没有被大家熟知的新造车势力车企,绿驰汽车走进了舆论的聚光灯下。在目前新造车势力遭遇越来越多责疑的情况下,绿驰的加入注定会被放大了看,甚至它的形象是被扭曲了的。相信绿驰汽车有这个心理准备。

我想说的是,对绿驰汽车与长安汽车合作、联合生产这件事怎么看,关系到对过去两年很热闹、近来又有些沉寂的新造车势力现象如何认识的问题,很有必要说上几句。

首先,看造车新势力车企一定要有新思维。目前看,凡是责疑或者不看好造车新势力的基本上从传统汽车的角度说事。那注定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但大家一定要深入地想想,既然都明白这是一条死胡同,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新造车势力企业不断进入呢?据了解,共有不下百家新势力车企进入到造车大军里来了,每个企业都是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资金投入。难道他们都不明白造车能不能成这个理?我想,包括绿驰汽车在内这些新势力车企眼中一定有与传统汽车不一样的东西。当年,李书福要造车,也是很少有人看好,逼得他直喊“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其实,李书福是看到了机会,说“失败”是假,看到机会又不让他干才是他着急的原因。今天,一、二家也就罢了,上百家新势力车企搭着身家性命往里“砸钱”肯定有其道理的,只不过我们大多数人作为“旁观者”没有看到其中的机会而已。

造车新势力车企眼中的机会是什么,我们可能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很清楚,新势力车企的出现,一定有着时代的背景和市场的需求。这个背景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个需求是消费者在这个时代下汽车消费升级。大家都同意,今天的汽车已经不是传统汽车的概念了,我们是否应该接受这样的事实:新势力车企干的是一件造“新汽车”的大事。“新汽车”一定要跳出老思维。这应该是我们要善待新势力车企,谨慎对新汽车说不的关键。换句话说,造“新汽车”这件事,我们理解不了,并不等于新势力车企不明白。在这件事上,我们还真的不是“先知先觉者”。

其次,只要是创新都可以是“新势力”。一段时间来,在如何看待造车新势力这个问题上,许多人习惯将它与传统车企隔裂开来。在这种对立下,起初,传统车企成为了被批判的对象,造车新势力则被当作引领新汽车的“革命者”;后来,传统车企又反转为造汽车的“老师傅”、导师,新势力又变成了无知无畏者。这样的看法都有失偏颇。还是那句话,新汽车一定是新的。概念是新的,观念是新的,方法也是新的。创新就是干别人没干过的事,没有人有太多的所谓经验和现成可以模仿的发展路子可供大家学习参考的。也正因为如此,舆论场也不可能有什么先见之明,给今天的造车新势力定个性,作一个评判。我们要做的就是对汽车行业创新保持一点敬畏,对新事物有更多的耐心和鼓励。只要是创新都应该点赞!

传统汽车行业缺乏创新、需要创新是一个不需回避的事实。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它是一个大国企,尽管这几年干得不错,但在一些人那里,总认为它不够开放。其实不然,这次与绿驰汽车的合作,加上已经传出的另一个新势力车企爱驰汽车与江铃陆风的合作背后也有长安汽车的事实可以证明,长安汽车在创新发展上是有新思维的。它是目前汽车大集团中,与新势力车企“互动、融合”动作最大的一个,值得为长安汽车叫好!

新势力造车这件事接下来怎样发展?不仅是舆论场关注的,更应是行业管理部门重视的事。我认为行业管理同样需要创新。曾经的“资质”管理办法,因为各种原因刹车了,没有拿到“资质”的新势力车企该怎么办?绿驰汽车与长安汽车的战略合作再次给行业管理部门提供了好的样本。这不仅仅是化解传统车企产能过剩、给未拿到“资质”新势力车企找到出路那么简单。这是推动传统车企改变的好事。实事求是说,过去这种改变是不够的。曾经吉利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一条鲶鱼”,搅活了中国汽车的一潭“死水”,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让新造车势力成为另一条“鲶鱼”,让中国汽车在当前国际汽车走在变革的档口更上一层楼。行业管理部门可以站得更高一些来推动新势力造车这件事。

造车新势力当前是否面临一轮退坡,我不好说。绿驰汽车与长安汽车联手合作,让看似沉下来的造车新势力现象再起波澜,值得我们好好去关注。生与死,看好与不看好,现在都不是下结论的时候。创新,是新势力的生命力。成功了,一定是将创新坚持了下来,失败了,也一定因为没有坚持创新。在“新”这个命题上,谁都不是老师,唯有时间。我愿把绿驰汽车当作一个样本去关注。

-THE END-

 
打赏
 
更多>相关资讯

最新发布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联系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