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并常读电车实验室打卡思考新能源见闻
新能源车战略初见成效。
撰文:CH_陈函
2009年,国内汽车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国,这一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已经真正成为了一个「汽车大国」。
自那以后,“中国什么时候能从「汽车大国」变为「汽车强国」?”这个话题就被反复提起。
过去10年间,中国汽车行业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我们从起步阶段的抄袭、模仿转向自主研发,从学习别人的标准转向建立自己的研发、生产体系架构,从粗犷式卖车转向了精细化服务,努力缩小与世界一流汽车企业之间的差距。
但是,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2018年开始,随着合资品牌价格下探和消费升级趋势增强,自主品牌主打的中低价位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市场份额一路下滑,并在2020年跌入谷底,市场份额仅剩35.8%。
究其原因,与世界一流汽车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始终是绕不开的一道坎,尽管十多年来我们努力追赶,但是在燃油车领域,自主品牌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与世界一流车企之间的差距鸿沟始终无法填平。
然而,事情在2021年迎来了转机。
去年,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大幅增长,达到了41.2%,重新回到了历史高位水平。而这一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
01
新能源车市场,自主品牌“赢麻了”
进入到2022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维持强势增长,特别是在3月份,在乘用车市场整体销量同比下降10.5%的大环境下,自主品牌零售销量达到了75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37%。3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48.2%,同比增长11.5个百分点。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今年前3个月,自主品牌累计份额达到了48%,相对于2021年同期增长9.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1-3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107.0万辆,同比增长146.6%。
而将这两个数据联系起来的,是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
刚刚过去的3月份,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了28.2%,较2021年3月10.6%的渗透率提升17.6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46%,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2%,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3%。
换句话说,3月份国内每卖出100台新车,就有28台是新能源车,而自主品牌每卖出100台新车,就有46台是新能源车。
新能源车市场的销量增长主要由自主品牌贡献,而自主品牌的份额增长也得益于新能源车的热销。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刚刚宣布“停产燃油车”的比亚迪。
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过90%的比亚迪在今年可以说是风头无两,3月份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突破10万辆,整体销量达到104,338辆,同比增长160.9%,整体销量与新能源车销量双双创下新高,在厂商排名中上升到了第3位。
今年1-3月份,比亚迪累计销量达到了287,363辆,同比增长182.8%,在厂商排名中来到了第5位。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282,686辆,同比增长421.5%,占据新能源车市场26.4%的份额,遥遥领先于其他车企。
而在乘联会公布的1-3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榜中,前15位仅有特斯拉中国和上汽大众两家外资/合资厂商(上汽通用五菱在乘联会统计中归为自主品牌),其余13席均被自主品牌占据。
毫无疑问,自主品牌是新能源车市场发展最大的受益者,在这个新兴汽车市场的竞争中,自主品牌真的“赢麻了”。
02
“换道超车”,不是笑话
数据不会说谎。
不管网络上有多少人对新能源战略冷嘲热讽,新能源战略对于中国汽车竞争力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
3月份,国内首次出现了轿车销量榜与SUV销量榜第一位都是新能源车的情况。在自主品牌一向弱势的轿车市场,五菱宏光MINI EV的销量甚至比日产轩逸多了1.1万台2014年8月美国汽车销量,这在燃油车领域是不可想象的。
而在起售价30万以上的高端车市场,新能源车对于自主品牌、乃至整个细分市场的意义体现得更加明显。
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缺少新能源产品的高端轿车市场,目前只有红旗H9一台中国品牌车型上榜2014年8月美国汽车销量,而且整个细分市场萎缩非常明显,豪华中型车受到了以特斯拉Model 3为代表的、起步价更低的新能源轿车的严重冲击,而起步价超过30万的纯电动轿车少之又少。
反观30万以上高端SUV榜单中,3月份理想ONE排到了第4位,蔚来ES6和EC6两款车型也顺利上榜,再加上表现抢眼的特斯拉Model Y,前10中已经有4款新能源车,而且新能源车的增速远远超过了燃油车。
可以预见的是,到今年年底,在高端轿车销量榜中,蔚来两款轿车ET7和ET5都将上榜,而且蔚来ET5有望在明年冲击这个榜单前三;而在高端SUV销量榜中,上榜的新能源车数量应该能达到6-7款,理想L9、小鹏G9、蔚来ES7等蓄势待发的高端新能源SUV相比现在榜单上排名靠后的燃油SUV显然是更具竞争力的。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让自主品牌汽车卖得更好,而且让自主品牌“卖得更贵”。
3年前,20万元已经是自主品牌的价格天花板。而现在,均价20万的小鹏、均价超过30万的理想、均价超过40万的蔚来都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取得了稳固的领先地位。
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本质上是一场“换道竞赛”,在电机、电池、电控和智能化方面,我们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远远小于发动机、变速箱方面的差距,凭借先发优势、产业规模优势和制度优势,“换道超车”,真的不是开玩笑的。
03
我们距离汽车强国还有多远?
“走出去”是成为「汽车强国」必不可少的一步。
如果你有关注国外的汽车网站,你会发现,现在关于中国汽车的新闻是明显更多了,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新能源车相关的新闻。而另一方面,红旗、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中国车企的新能源车已经开始走入欧洲市场,甚至已经计划登陆德国、美国,挑战世界两大汽车强国的本土市场。
而这一次,相比多年前自主品牌的集体出海,我们不仅拥有更高的舆论关注度,进入了更先进的汽车市场,而且拥有更强大的产品和更充足的底气。
虽然在汽车文化方面,我们依然需要时间积累与沉淀,但是抓住世界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风口,我们距离「汽车强国」真的不远了。
今日话题
我们距离「汽车强国」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