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没等来博郡汽车首款量产车博郡iV6如期交付,反而先等来博郡汽车放弃造车。
6月13日,博郡汽车创始人黄希鸣在公开信中坦言,博郡汽车目前遭遇到严重的经营困境,给员工、股东、供应商、地方政府以及合作伙伴的发展造成实际损失和不良影响。他还表示,博郡汽车现已决定重新定位公司的商业模式,在当前阶段,以公司已经形成的成果和产品,积极对外合作,争取创造正向现金流。
“重新定位商业模式”不过是一种婉转的表达,说白了就是博郡汽车要放弃造车,重新另谋出路。的确,造车难度极大,失败风险极高,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头部玩家尚且举步维艰,不是头部玩家的博郡汽车更是难上加难,光融资就够它受的了。
博郡汽车上一次融资要追溯至1年前。去年6月,博郡汽车喜提25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化国际旗下银鞍资本、盛世投资、中科产业基金、住友商事、宝时得、浦口高投、园兴投资等。在此之前,其先后完成5轮融资,但具体融资数额均未对外披露。你品,你细品。
讲真,对于造车来说,25亿元真心不算多,甚至是杯水车薪。如今,1年过去,博郡汽车新一轮融资迟迟不到位,成为其陷入至暗时刻的直接导火索。别说推进博郡iV6量产交付无望,原定在今年一季度开始交付,内部员工透露一个扎心的事实,因缺乏零部件,博郡汽车至今未造出一辆完整的样品车,还陷入欠薪风波。
早在去年5月,博郡汽车便已拖欠800余名员工工资,其中数百位员工长达7个月没领到工资,忍无可忍的员工,因博郡汽车欠薪、不发年终奖等问题对其发起诉讼。今年3月,博郡汽车又被曝出要求员工自缴社保:除了个人缴纳部分需要自掏腰包,公司缴纳部分也要员工自己承担。
不光如此,博郡汽车还拖欠供应商上亿元款项。显然,这与其融资受阻导致资金链中断有关,都是缺钱惹的祸。黄希鸣表示,此前天津ZF、南京ZF分别答应投资5亿元,但均未落到实处。
别看博郡汽车融资能力一般般,但其画饼能力非常“高超”。比如,2016年,博郡汽车宣布将投资100亿元,在南京浦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纯电动整车制造基地;2018年11月,博郡汽车宣布与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临港产业区公司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在临港产业区兴建博郡汽车新生产基地,总投资规模约35亿元。
但时至今日,博郡汽车位于上海临港的汽车工厂,没有任何动工迹象,估计以后也不会动工,因为其把生产环节押宝在一汽夏利身上。去年9月,双方将合资成立天津博郡汽车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博郡”)。新合资公司中,一汽夏利以整车相关土地使用权、建筑物、机器设备等资产及相关债务出资,作价5.5.亿元,占股19.9%;博郡以20.34亿元现金出资,占股80.1%。
2个月后,天津博郡注册成立,一汽夏利把“汽车整车生产资质”变更为博郡汽车控股的天津博郡,代表其正式获得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和生产体系,博郡iV6将在天津一汽夏利工厂生产。但由于新一轮融资迟迟不到位,导致博郡iV6仍停留在“接近量产”的阶段,说白了就是典型的PPT造车。
事实上,在黄希鸣发出公开信之前,博郡汽车召开了一场总监级别以上的内部会议,他本人、副总裁李瑛、CFO易晓川等高管参加,宣布将由人力资源总监张畅牵头成立新公司——蔚起,成立于2019年11月8日,注册资金1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汽车、信息、机械、计算机、新材料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其法代正是张畅。
黄希鸣在公开信中提及的“重新定位商业模式”,是指新公司以较低价格收购老公司(即博郡汽车和博郡关联公司上海思致)包括人才、数据、知识产权、供应链等在内的无形资产,老公司通过出售这些资产获得资金,资金到位后将优先支付之前拖欠的员工工资和垫付的社保等款项。而新公司业务定位于技术咨询,当后续获得更多融资后,继续推进博郡汽车整车项目。
黄希鸣直言,新公司将是目前唯一的自救路径。不过,一位博郡汽车前员工却并不看好,“公司已经没人了,之前的技术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指望新公司后续获得融资来继续推进博郡汽车整车项目,这明摆着是睁眼说瞎话。过去博郡汽车All in造车都没成功推进量产,现在另起一摊与造车关系不大的事业就能造车成功?
估计除了黄希鸣自己相信之外,没人会相信可以成真。不管他承不承认,博郡汽车就是PPT造车企业,放弃造车已成定局。要知道,造车新势力早已开始洗牌,不进则退,博郡汽车造车迫不得已按下暂停键,但停下往往就意味着出局,翻身机会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