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售160.9万辆,同比增长12.4%,环比下降8.3%。其中,轿车细分市场4月销量为77.0万辆,同比增长10.9%,环比3月的86.9万辆下降11.4%。
4月的轿车市场看点颇多,轩逸继续夺冠,新朗逸升至第2,但新宝来由第2滑落至第6,全新英朗由第7升至第3,卡罗拉第5升至第4,宏光MINI由第6升至第5。和SUV市场一样,本月仅有宏光MINI和吉利帝豪两款中国品牌轿车挤进前15,表现不尽如人意。值得一提的是,大众新朗逸、新宝来、速腾等均出现同比大幅下滑。
具体情况如何,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TOP 1:日产轩逸
4月销量:45725辆
和哈弗H6不同的是,轩逸本月继续稳坐轿车市场冠军宝座。4月,轩逸销量达45725辆,同比增长17.1%,环比3月的44209辆增长3.4%。
一款车型热销与否,总是有道理的。第14代轩逸换代非常成功,拥有"小号天籁"的美名,一改以往"成熟形象",非常贴合年轻人的胃口,就连很多95后看了也表示"深得我心,太心水了"。
内饰也是一样,广为流传的"买沙发,送汽车",也被这代轩逸给继承了下来,后排的乘坐感受和空间在同级中算是优异,但是并没有吹得那么舒服,那么软。
就动力来说,轩逸搭载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CVT无极变速箱,家用是够了,但追求性能还是算了,车开起来也非常的单调,甚至可以说是无聊。
总之,没有任何一辆车称得上十全十美,轩逸到底值不值得买,还得看自己用车的选择。
TOP 2:新朗逸
4月销量:30879辆
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新朗逸面临的竞争压力依旧很大。4月,新朗逸销量为30879辆,同比下滑11.2%,环比3月的35362辆下滑12.7%。
曾经的大众神车,人人都叫好的朗逸,为什么突然卖不动了?显然,在帕萨特中保研"碰撞门"事件后,消费者对上汽大众的信任已经不复当年了。
截至目前,朗逸已经改款过几次,但让人失望的是,朗逸始终换汤不换药。除了越来越家族化的外观设计和换装EA211发动机之外,底盘还是那个诞生于20多年前的PQ34平台。
在家用车越来越强调舒适的时代,大众还是老一套,真以为现在的消费者好忽悠,还是觉得轩逸拿不动刀了?事实证明,恰恰相反,上汽大众的苦日子还在后头。
TOP 3:全新英朗
4月销量:28443辆
"痛改前非"后,全新英朗的增长势头非常强劲。4月,全新英朗销量为28443辆,同比增长24.3%,环比3月的28280辆微增,排名由第7升至第3。
历经多代车型的更迭,别克英朗依然受到国人的喜爱,必定有它出众之处。
首先,年轻时尚的外观设计俘获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其次,全新的动力系统,全面兼顾动力、油耗与良好的驾驶体验,带给消费者多样的选择;再加上终端的优惠,其性价比非常不错,想不火都难。
从英朗的销量变化不难看出,国内大多数消费者对三缸发动机处于排斥状态,别克也终于感受到了国内消费者对三缸机的"厌恶"。四缸英朗的回归让英朗重新抬起了头,希望能持续热销。
TOP 4:卡罗拉
4月销量:27328辆
和新朗逸一样,卡罗拉在4月的市场表现也不尽如人意。4月,卡罗拉销量为27328辆,同比下滑6.1%,环比3月的30485辆下滑10.4%,排名第4。
在国内的轿车市场中,卡罗拉的市场表现一直非常强势,常常和日产轩逸、大众朗逸并列三甲。然而,从今年的销量走势来看,"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曾经的"千年老三"卡罗拉已经在无形之中掉队。
不得不说,卡罗拉明显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往上打不动轩逸和新朗逸"两座大山",往下也逐渐被全新英朗、新宝来等家轿所超越,的确有失它全球销量第一车型的脸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卡罗拉还上市了1.5L的三缸车型。三缸的1.5L自动仅仅只比四缸1.2T自动便宜3K左右,这对于买车的人而言相当于没区别。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上行。走上三缸机这条路的卡罗拉,能抵挡得住国人的"偏见"吗?
TOP 5:宏光MINI
4月销量:26592辆
宏光MINI定位于"人民的代步车",销量非常可观。4月,宏光MINI销量为26592辆,环比3月的29413辆下滑9.6%,排名从第6升至第5。
宏光MINI价格较低,大多数人都买得起,给很多亟需代步车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新选择。自去年7月上市以来,宏光MINI累计销量突破27万辆,日均销量超过1000辆。
如果说上汽通用五菱懂人民的需要,宏光MINI则更懂年轻人。令人意外的是,宏光MINI的90后用户占比达到72%,女性车主占比超过60%,潮创率已经高达72%,真是颠覆了大家的认知。
可见,宏光MINIEV不仅仅是一台代步车,而是大人们的"大玩具"。从代步出行工具,再到潮品,宏光MINI为年轻人缔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将开拓出更大的市场。
写在最后:
国内轿车市场长期被合资品牌把持,尤其是德系和日系,中国品牌轿车仅有宏光MINI以及吉利帝豪入榜,情况不容乐观。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合资轿车相比,中国品牌轿车还需奋起直追。另外,大众品牌轿车也面临较大风险,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