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人靠衣装马靠鞍”,车也是如此,颜值一高自然受到的关注度也是蹭蹭往上涨。不过车这玩意儿却不像衣服,咬咬牙就能收入囊中,即便有着再漂亮的外表,没有一个合适的价格,依旧没有太多消费者愿意买单。
旗下车型在市场中被消费者所冷落,是每一个车企都不愿看到的事情;毕竟一辆车从设计到落地所产生的花销,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最终,车企最后都会走上一条相同的“降价”路,来拯救那惨淡的销量,这无疑是属于消费者的胜利;以下就是几款走上“官方降价”路的代表车型:
路虎—星脉
上市价格:68.8-104.8万元
现价格:57.28-87.88万元
降幅:11-21万元
星脉在2017年首次亮相之时,凭借着自身超高的颜值就获得了无数赞誉。简洁却不失优雅的外观,再加上科技感和豪华感并存的高颜值内饰,星脉的确有着能傲视当时市面上所有SUV的能力。不过它很快便在市场中遭遇了自己的滑铁卢,月均销量始终没能突破1000台。问题就是出在它的定价上,路虎将星脉的价格定在60-100万这个价位,很大程度上是想靠星脉出色的产品力来与奥迪Q7、奔驰GLS进行错位竞争。
但是路虎官方的对星脉的信心却貌似强过了头,星脉4.8米的尺寸与这些车身接近5米的竞品相比完全落在了下风。一辆拥有B级空间的SUV,却有着高达60-100万的售价,这惨淡的销量也就不难解释。路虎在经历了消费者长达2年的冷落之后,把2020款星脉的指导价降低至57.28-87.88万元,此外在市场终端更额外有着全系8-12万元不等的现金优惠,也就是说目前星脉的售价,较上市之初有着最高40多万元的降幅。
沃尔沃—S90
上市价格:36.98-55.18万元
现价格:28.90-38.10万元
降幅:8-17万元
但从产品力来看,S90的表现着实不错,大气和精致的外观加上带有浓厚北欧风味儿的内饰,让他有着不少的粉丝。此外全系标配的LED大灯、主动安全系统等配置,也让它在同级别车型中有着不小的优势。同样可惜的是,S90的销量也由于定价而始终不算理想。
36万元的起售价,与BBA的同级车型相比都高出了不少,其中配置最具吸引力的T5版本的售价更是去到了惊人的40.29万元,这也不免让很多消费者心生退意。于是沃尔沃很快就调整了销售策略,在市场终端对各车型有着极高的现金优惠,也正是这种大降价行为,让S90的销量在2018年有着不错而的增长速度。
捷豹—XEL
上市价格:28.88-42.58万元
现价格:22.58-27.02万元
降幅:6-15万元
作为豪华品牌之一的捷豹,将XEL作为了自己与BBA入门C级车打擂台的选手。虽然XEL在满大街BBA的现在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独有的英式设计风格让它很是亮眼,同级该有的配置也一项不差,可是销量却常年保持着不愠不火的状态。
28.88万的起售价便是主要原因所在,作为非主流的豪华品牌,却有着不低于主流豪华品牌的定价,这一点很难吸引到消费者下定决心购买。而“降价”自然就是最正确的选择,目前捷豹XEL全系都在市场终端有着极高的现金优惠,其中入门版的售价更是低至了22.58万元,这个价格已经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了。
荣威—RX5
上市价格:9.98-18.68万元
现价格:9.38-13.38万元
降幅:0.6-6万元
RX5这辆车无疑是成功的,在上市初的一段时间里风光无限,在某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一车难求的火热场景。其主要卖点为当时最早的互联网智能SUV,同级相比占优的高配置。不过这种热卖的迹象在进入2018年后逐渐消失了,在全国汽车市场全面萎缩的大环境下,RX5的产品力已经不足以继续支撑起它的销量。
上汽自然不会坐视RX5陷入这种困境,在下调各车型新款售价的同时,还在今年5月初打响了蓝天保卫战,设立了30亿元补贴,消费者购买荣威到店可领到巨额现金红包。以官方指导价为9.98万元的荣威RX5入门版车型为例,在经销商优惠和30亿红包补贴之后,终端售价可以下降至7.98万,已经逼近了小型SUV的售价。
长安—CS75
上市价格:9.48-15.48万元
现价格:8.78-13.78万元
降幅:1.6-2.1万元
CS75一直以来都是从长安的销量担当,在今年上海车展上更是推出了产品力更强的新一代车型。不过也同样收到了汽车市场萎缩的影响,销量同比去年出现了很大幅度的下滑,近乎于腰斩。
长安针对这种颓势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在4月份对旗下全系车型进行了指导价下调,其中长安CS75车型指导价下调(5000元)+现金优惠(5000元)+最高金融贴息(6000元)+最高置换补(5000元),全系最高综合优惠21000元。在这种大幅的“官降”的刺激下,CS75的销量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又重新回到了万辆以上。
后记
说到底,汽车市场的不景气始终还是出在一个字“钱”上,也没有多少消费者能够抵住大幅度“降价”的诱惑。而各车企明显掌握了这一心理,并很快付诸行动。不过值得反思的是,主机厂们在最初定价时,为何不能提前思考消费者们的接受能力,一定要等到市场反馈回的压力再进行大幅降价呢?而那些早些时候高价购入车辆的消费者,他们的权益又如何去保障呢?